退休后退休金计算方法: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基本退休金。
基础退休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上一年退休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视同缴费年限)×1.4%
通过退休金计算公式和新社通一起来了解下:乐山怎么算退休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存储额:主要来源于历年的个人缴费(费率8%)及其利息;
计发月数:根据平均寿命计算,50岁退休按195个月,55岁退休按170个月,60岁退休按139个月。这个“计发月数”只是用来计算退休当年的养老金,与实际发放月数无关,实际会终身发放。
缴费工资:个人缴费工资越高,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可能越高,进而增加基础养老金;同时,个人账户储存额也会随缴费工资的提高而增长。
社保缴费年限:是指参保人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越多。这是因为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积累的养老金越多,可以领取的月养老金数额也会相应增加。
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越高,养老金越多--尽量在大城市退休
退休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和退休年龄是影响养老金数额的最关键、最直接的四项因素。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共同作用,一个人未来能够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因此,在规划自己的养老生活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做出合理的规划。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