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社保:缴费基数为上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300%。
2025年灵活就业社保最低要交多少钱?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缴费最新明细来了~根据新社通app-社保缴费查询工具提供的2025社保缴费标准详情数据:

累计缴满15年即可,不过要等到退休后才能领取。而且社保是多缴多得的,缴的越多、越久,退休后能领的养老金就越多。实际上目前的养老保险最低累计缴费年限是达到,15周年,无论是职工养老保险也好还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也好它的最低缴费年限,都是15周年。
养老保险待遇支出包括按支付给参保城乡居民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丧葬补助金。基础养老金指按计发标准,由各级为符合待遇领取条件的参保城乡居民全额予以补助的养老金待遇。
提示:若您想知道更多的社保缴纳明细,可点击下方使用查询社保计算器,新社通app还为您提供社保养老规划方案。
新社通社保计算器计算所得,数据仅供参考。
退休后退休金和养老金一样吗?
缴费方式不同:
社会养老保险费用一般由参保人员的单位代扣代缴,部分存入个人账户。社会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往往遵循统一的缴费准则;
退休金由单体或企业提供,不需要受益人缴费即可享受;
概念不同:
养老保险,全称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是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体系。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养老保险的目的是为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其提供稳定可靠的生活来源。
我们常说的退休金,是按照社保体系要求,在参保人到了退休年龄了,或者丧失了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所享受的养老保险资格,按月份、或一次性支付货币形式的一种待遇。
资金渠道不同:
养老金是由社会保险资金列支的,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统称为养老金;
退休金一般都是相关部门列支,未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退休人员(如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不含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单位)的退休待遇简称退休金或退休生活费;
领取方式不同:
养老金则是按月领取。领取养老金的主体主要是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
退休金可以按月领取,也可以按年领取,甚至一次性支付。领取退休金的主体通常是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
怎么做才能提高自己的养老金待遇?
延长缴费年限:
避免断缴:养老金的领取条件之一是累计缴费满15年,因此在15年的基础上尽可能延长缴费时间,避免中途断缴,以增加个人累计缴费年限。
影响:缴费年限越长,最终获得的养老金就会越多。
提高个人缴费基数:
升职加薪:在职场中抓住升职加薪的机会,提高个人工资水平,进而提高养老保险的缴费基数。
多缴多得:根据养老金“多缴多得”的原则,提高个人缴费基数能直接增加养老金水平。
避免提前退休:
退休年龄也是影响养老金的一个因素。退休年龄越晚,缴费年限长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也会越小,从而增加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数额。
关注个人健康状况:
养老保险制是终身制,养老金会一直发放到离世为止。因此,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延长寿命,也是提高养老金待遇的一个重要途径。
选择经济发达城市参保:
考虑工作地点:在经济发达的城市缴纳社保,会获得更好的养老金待遇。
社会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对养老金待遇有很大影响。
养老金金额主要是由基础养老金以及个人账户养老金两者共同组成。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增发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通常为(退休时上年度全市或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根据个人历年缴费工资与全市或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来计算的。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预计领取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适用于特定人群):具体计算方法因地区而异,需参照当地法规执行。
增发养老金=上一年咸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累计缴费年限(含视为缴费年限)×增发比例。
2025退休后退休金计算方法:
退休金主要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个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通常为(退休时上年度全市或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根据个人历年缴费工资与全市或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来计算的。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个人缴费基数+当地平均工资)×缴费年限×1%。这个公式考虑了个人的缴费基数和当地的平均工资,以及缴费年限,从而确定每月可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金额。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预计领取月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过渡性养老金(适用于特定人群):具体计算方法因地区而异,需参照当地法规执行。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不对您构成任何决策建议。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