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资=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为:(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各省份都不一样,但有一个总体的公式是:过渡养老金=退休时省/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月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系数;过渡系数取值范围为1%~1.4%,例如北京、天津是1%,上海、广东是1.2%,山东、河北是1.3%,浙江、云南是1.4%。
增发养老金=上一年广州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累计缴费年限(含视为缴费年限)×增发比例。
退休金的多少受哪些具体条件的影响呢?
实际退休年龄:实际退休年龄主要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年龄会影响计发月数的大小,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进而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发放。
个人养老金账户金额: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累计金额是直接影响退休工资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金额是由个人在工作期间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所积累的。缴纳的费用越多,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金额就越大,从而在退休后能够领取的养老金也就越多。
缴费年限长短:缴费15年还是缴费30年,会直接影响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但是缴费满15年只是享受养老金的最低年限要求。
社平工资:退休老人的养老金都是一定程度上跟社平工资挂钩的,这主要是为了保证退休老人们的养老金购买力。退休时的社平工资越高,养老金也会越高。包括退休以后的养老金调整,实际上也是因为社平工资增长而调整的。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