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和农保一起交了,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以下处理方式:
选择?保留社保?:您可以前往社保中心开具社保缴费凭证。凭此凭证到农保中心办理停保退费手续,以避免新农保的重复缴费和浪费。?保留农保?:如果您更倾向于保留农保,同样需要前往相关机构办理社保的停保手续。但通常建议优先考虑保留社保,因为其保险范围和待遇水平相对更高。
?转移接续?:参加“新农保”后转居又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其参加农保的缴费可以按相应年度“城保”的缴费基数和比例折算缴费年限。按“农保”待遇领取养老金的城镇户籍人员,如果没有享受其他社会保险待遇,可继续享受“农保”待遇。?
联系社保和农保机构处理:可以联系所缴纳的社保和农保机构,向其说明同时缴纳了两种保险的情况。机构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提供退回多余缴费款项或者将多余款项转换成其他保险种类的缴费等解决方案。
那么,职工社保、灵活就业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养老待遇上有什么不同呢?下面跟着新社通一起了解下:养老金待遇:
职工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1.个人账户养老金:
计算公式: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是指职工在工作期间,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以及这部分费用所产生的利息之和。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目前50岁为195个月、55岁为170个月、60岁为139个月,不再统一是120个月。
2.基础养老金:
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x1%。
也可以表示为: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x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
灵活就业养老保险的养老金待遇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其领取条件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缴费年限满15年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由省、市、区等各级有关部门按确定的标准全额支付,具体标准会根据经济发展、物价变动等情况适时调整。例如,某些地区对年满80周岁及以上的高龄人员,每月额外增加一定金额的基础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这部分养老金来源于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集体补助、补贴以及这些资金产生的利息等。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标准,通常是将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除以一个固定的计发月数(如139个月)来计算得出。
温馨提示:本数据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具体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