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是为了保证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而设立的社会保险体系。
据新社通小编了解,从今年起,社保的最低缴费年限将维持在15年不变,但这一方案将在2030年迎来调整,参保人员需要逐年增加缴费年数,以在2039年前达到20年的新规。
社保缴费年限时间表如下:
2025年1月1日至2029年12月31日: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
2030年1月1日至2039年:最低缴费年限逐年递增,每年增加6个月,直至2039年达到20年。具体为:
2030年退休,缴费年限要求为15年6个月。
2031年退休,缴费年限要求为16年。
2032年退休,缴费年限要求为16年6个月。
2033年退休,缴费年限要求为17年。
2034年退休,缴费年限要求为17年6个月。
2035年退休,缴费年限要求为18年。
2036年退休,缴费年限要求为18年6个月。
2037年退休,缴费年限要求为19年。
2038年退休,缴费年限要求为19年6个月。
2039年及以后退休,缴费年限要求为20年。
社保的最低缴费年限是根据有关法规而定的,目前及未来几年的具体法规如下:
当前方案(2025年至2029年)
从2025年1月1日至2029年12月31日,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仍然是15年。也就是说,在这五年内退休的人员,只要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并且社保累计缴满15年,就可以按月领取养老金。
2030年及以后:
从2030年1月1日起,中国的养老金最低缴费年限将开始延长。具体的调整方式是每年增加6个月,直至2039年达到20年。这意味着,2030年之后退休的人员,不再是交满15年就能领取养老金了,而是需要根据实际退休年份对应的缴费年限要求来确定。
综上所述,社保的最低缴费年限是一个动态调整的方案指标,旨在适应人口老龄化和社保基金支付压力的变化。参保人员应密切关注方案动态,合理规划自己的社保缴纳计划,以确保在未来能够享受到充足的养老金待遇。
社保转移怎么办理?
社保转移办理流程如下:
前提条件:
参保人员在新就业地按法规建立了基本社保关系并缴费。
确认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基本社保账户处于非终止参保状态。
转出账户需暂停缴费且无欠费。

准备申请材料
办理社保转移需要准备以下申请材料:
缴费职工的户口簿、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若由他人代办,需提供委托书及代办人的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职工社保手册》或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线上办理流程(以电子社保卡为例)
登录电子社保卡:在微信或支付宝中搜索并登录电子社保卡小程序。
选择服务:在首页或人社办事中选择“社保”-“社保关系转移”。
填写信息:选择需要办理的社保关系转移申请服务,并填写相关信息,包括转入地与转出地等。
提交申请:确认信息无误后,提交申请。
查询进度:经办机构受理申请后,进行审核。可通过“社保关系转移申请”-“申请记录”查询审核结果,通过“进度查询”查看转移进度。
线下办理流程
前往社保经办机构办理
参保人员或用人单位需向新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提出基本社保关系转移接续的书面申请。
社保经办机构会审核相关材料,并在法规时间内向原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发出同意接收函。
原参保地社保经办机构在接到同意接收函后,会办理好转移接续的各项手续。
新参保地经办机构在收到转移的基本社保关系和资金后,会办结有关手续,并告知用人单位或参保人员。
注意事项
在办理社保转移时,参保人员需要确保当前的社保是正常缴纳状态。
参保人员需要提供准确的调入地信息,若不确定可咨询当地社保经办机构或在全国服务中查询个人社保权益单。
申请后,若转出地或转入地有疑问,会及时电话联系参保人员,因此务必确保联系方式正确。
社保转移没有时间限制和次数限制,参保人员可选择在领取基本社保待遇前办理。
总之,社保的转移办理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参保人员的社保权益得到保险。在办理过程中,如有疑问或需要帮助,可随时咨询当地社保经办机构。
(备注: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