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社保:就是打工人的社保,只要你给企业工作,建立了劳动关系就必须缴纳职工社保。职工社保包含五险,分别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
社保里面总共包含五种保险,不同保险缴费比例不同,具体如下:
养老保险:单位缴纳比例为20%,个人缴纳比例为8%。
医疗保险:单位按基数的9%(基本医疗)+1%(大额统筹)缴纳(2000*10%=200),个人扣缴2%(基本医疗)+3(大额统筹)(2000*2%+3=43元)。
失业保险:单位按基数的1.5%缴纳(2000*1.5%=30元),个人按基数的0.5%扣缴(2000*0.5%=10元),农民工个人不缴费。
工伤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0.2%-1.9%,个人无需缴纳。工伤保险的费用完全由单位承担,个人不需要承担任何费用。
每个地区的生育保险缴费比例不一样,在上海生育保险的缴费比例一般为1%,但在长沙的缴费比例是0.7%,所以不同的城市,都有单独的法规要求。
每年是几月份调整保险基数的
社保基数的调整时间因地区而异,并非全国统一。主流调整时间7月,具体来说:
调整时间的差异:
有的地区则是七月进行调整。
有的地区是每年四月开始调整保险基数。
还有的地区不跨年度,选择在一月进行调整。
调整的依据与流程:
无论具体是几月份调整,都需要等待当地当年的社会平均工资数额公布后,从调整月开始多退少补。
城镇职工缴纳社会保险,是依据本人月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的。若本人工资未发生变化,原则上缴费基数不做调整。
社会保险费的缴费基数是根据本人工资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变化进行调整的,每年调整一次。
在对社保缴费基数进行调整时,社保局会要求事业单位根据员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来进行缴费基数的申报。
调整后的执行:
新的缴费基数确定后,员工需按照新的基数缴纳保险费用。
新的社保缴费基数在当年的7月份确定后,就会从7月份开始执行,一直持续到次年的6月份,然后再进行下一次的调整。
调整的原则是按照员工上一年度所有的工资收入所得,取平均数来得出当年度新的缴费基数。
综上所述,保险基数的调整时间因地区而异,可能是四月、七月或一月。调整过程需遵循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公布,并根据个人工资变化进行相应调整。调整后的缴费基数将从确定月份开始执行,持续至次年同月。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仅供参考及交流之用,不对您构成任何决策建议。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