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由职工所在单位缴存,另一部分由职工个人缴存。公积金缴存基数和工资关系是什么?2025税前工资如何定义?湘潭地区公积金缴存基数和比例各是多少?请跟随新社通小编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

公积金按照税前还是税后基数缴纳?
公积金基数是税前,按百分比缴纳。
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法规的相关法定,我们可以确定以下几点:
第十七条法定,新参加工作的职工从第二个月开始缴存公积金,缴存额是职工本人当月工资乘以缴存比例。对于新调入的职工,从调入单位发放工资之日起开始缴存,缴存额同样为职工本人当月工资乘以缴存比例。
第十八条进一步确定了缴存比例,即职工和单位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这一比例可以根据城市的经济条件进行适当调整,但具体缴存比例需由住房公积金管委会拟订,并经过相关部门审核批准。
税前工资定义
税前工资是指职工在未扣除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费用之前的工资收入。它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所有工资性收入。在计算公积金缴存基数时,应以税前工资为准,而不是税后工资。这是因为税后工资已经扣除了个人所得税等费用,无法准确反映职工的真实收入水平。
1缴存基数怎么确定?
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计算方式主要依据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或首月(调入月)工资总额,并需符合当地相关部门公布的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和最低工资标准的限制。
2.新入职或调入职工的缴存基数
对于新参加工作的职工,从参加工作的第二个月开始缴存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为职工本人当月工资。
3、缴存基数的上下限
缴存基数的上限通常由当地公积金中心根据相关法定进行设定。一般来说,这个上限不得超过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这意味着,即使职工的月平均工资超过这个上限,其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也只能按照这个上限来计算。
公积金缴存基数下限不是通过个人工资直接计算得出的,而是由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设定并公布的最低缴存标准。
公积金缴纳方式怎么选择?
对于个人而言,缴纳公积金的方式通常是通过所在单位代扣代缴。个人部分的公积金会从每月的工资中扣除,与单位缴纳的部分一同存入个人的公积金账户。
缴存公积金的好处哪些?
对于职工个人来说的好处
1.增加员工的收入
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是由单位部分和职工个人部分组成,但都属于职工个人所有,比如个人交500元,单位也交500元,那么你的公积金账户就会有1000元,间接式地存钱,增加了个人的收入。
2.住房保证
住房公积金作为一种专门的住房保证资金,职工可通过购房支付首付,有商业贷款可以按还贷提取,提高居住水平,缓解家庭购房和还贷压力;而且,缴存职工购房时申请公积金贷款,可以享受低于商业性贷款的优惠利息,减轻了职工的经济负担。
3.免征个税
住房公积金按照税收征收范围是不计入纳税基数里面的,也是间接性减轻了职工的经济负担。现在年轻人的各种压力,能少交税也是一种优惠法规,所以有公积金的还是要好好把握。
4.养老保证
职工退休时能一次性、全部提出住房公积金,这相当于积累了一笔可观的养老储金。如某位职工在参加工作的40年中,缴存比例平均按10%,月平均工资收入按2000元来计算,若退休前未办理提取,退休时即可得到20多万元的住房公积金本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