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保险金领取条件
失业人员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领取失业保险金:
1.参加失业保险:失业人员所在单位和本人已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这意味着,只有在参加了失业保险并按时缴费满1年后,失业人员才有资格申请领取失业保险金。
2.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失业人员失业的原因并非出于个人意愿。这包括但不限于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反劳动法规导致劳动者辞职、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等情形。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失业人员主动辞职,通常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
3.已办理失业登记:失业人员需要在失业后的一定时间内(通常为60日内),到当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失业登记。这是确认失业人员身份和失业状态的重要步骤。
4.有求职要求:失业人员需要表达继续求职的意愿,并接受职业介绍等。这有助于促进失业人员尽快再就业。
不同地区对于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条件可能还有一些特殊要求。例如,某些地区可能要求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需要定期参加再就业培训或职业介绍活动,以证明其正在积极寻求新的就业机会。
失业金可以领取的标准如下:
1、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满2年的,领取3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2、累计缴费时间满2年不满3年的,领取6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3、累计缴费时间满3年不满4年的,领取9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4、累计缴费时间满4年不满5年的,领取12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5、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的,领取13个月的失业保险金;
6、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以上的,每满一年增发一个月失业保险金,但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非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情形包括:
1.终止劳动合同的:
(1)劳动合同期满的;
(2)用人单位宣告倒闭的;
(3)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或者用人单位提前解散的。
2.被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1)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的;
(3)严重失职,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5)因患病或工伤不能从事原工作;
(6)公司裁员等。
3.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聘用合同或者被用人单位辞退、除名、开除的;
4.由劳动者本人解除劳动合同的:
(1)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
(2)用人单位没有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费;
(3)用人单位的规章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权益等。
5.由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
6.法律、法规、规章的其他情形。
失业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
(1)重新就业的;
(2)应征服兵役的;
(3)移居境外的;
(4)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5)被判刑收监执行或者被劳动教养的;
(6)无正当理由,累计三次拒不接受经办机构或者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介绍工作的;
(7)考入全日制学校学习的;
(8)到达法定退休年龄的;
(9)有法律、法规的其他情形的。
综合上面所说的,我们可以了解失业金领取条件及标准。失业金的给予只有符合条件才能给予。特别要注意的是,失业金的申请,必须满足劳动者被迫停止就业的条件。如果是属于自己主动离职的,即使其它的情况符合条件,也是不能申请的。本文内容如果没有完整回答您的问题,可以联系新社通APP为您提供专业咨询。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