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流逝不必然催生出一位杰出人物,但它无一例外地会带来老年人的身份。养老,是人人难以回避的生活议题。那么,长期缴纳养老保险后,我们退休后究竟能领取多少养老金?若想增加退休后的收入,又该采取哪些呢?
下面一起来分享个例子:亲戚孔某,社保缴纳29年要退休了,按160%档位缴纳,退休工资能拿多少?
退休金计算方法:
退休金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如有)。
基本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顾名思义,就是你在工作期间缴纳的养老保险金累积起来的。它的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测算得出养老金可领取:
基础养老金:孔某的基础养老金部分已经稳稳地落在了2770元的水平线上。
个人养老金:再来看孔某的个人养老金部分,这可是根据孔某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里的积累,再除以一个特定的计发月数来得出的。这么一算,每个月能转换成大约1990元的养老金。
养老金总和:最后,把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一加,孔某每个月能领到的养老金总额就是大约4760元,这个数可是相当可观的!
哪些关键要素会左右退休金的最终数额呢?
社平工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退休金数额具有显著影响。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较高,因此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基数也相应较高。此外,一些地方还会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对退休人员提供额外的补贴和福利。
计算退休年龄的月数:退休时间越晚,计算养老金所需的月数越少,相同个人账户余额下,个人账户养老金越高。
个人的平均缴费基数:个人的平均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在计算个人养老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储存额都会影响最终的养老金金额。
退休年龄:不仅影响个人工作生涯的长度,还直接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退休年龄越晚,计发月数越小,每月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可能越高。同时,个人账户余额的多少也直接确定了退休后能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数额。
(备注: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