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社保,其实是养老保险,也就是俗称的“五险一金”。它是由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及住房公积金组成。
怎么样提高养老待遇?
提高缴纳基数:社保缴纳基数越高,个人缴纳的社保费用就越多,进入个人账户的金额也会相应增加。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更高的缴纳基数。
延长缴费年限:缴费年限是影响基础养老金的重要因素之一。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的数额就越高。因此,尽可能保持连续的社保缴纳记录,避免中断。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存储额:主要来源于历年的个人缴费(费率8%)及其利息;
计发月数:根据平均寿命计算,50岁退休按195个月,55岁退休按170个月,60岁退休按139个月。这个“计发月数”只是用来计算退休当年的养老金,与实际发放月数无关,实际会终身发放。
缴费档次:养老保险实行60%至300%的浮动缴费档次,尽可能选择更高的缴费档次来增加养老金收入。比如,企业高层可以选择高于100%的缴费档次,而灵活就业人员也可以考虑提高至更高的档次。
缴费年限:缴费年限年限越长,养老金就越高。
上年度社平工资:上年度社平工资主要影响基础养老金。工作地和参保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养老金有影响,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社平工资高,基础养老金也会相应增加。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