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老年人越来越多,关于自己以后的养老问题大家都很关心的,对于自己年轻的时候都缴费社会保险的,到退休的时候就可以领取退休养老金了,那究竟能领取多少?是怎么计算的?很多老年人都不太了解,因为每个人的领取金额是不一样的。养老保险福利是退休金、退休费的一部分。它是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的。
工龄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分为一般工龄和本企业工龄(连续工龄):一般工龄是指从事生产、工作的总的工作时间,本企业工龄是指工人、职员在本企业内连续工作的时间。一般工龄包括连续工龄,但一般工龄不一定就是连续工龄。连续工龄不但包括本企业连续工作的时间,还包括前后两个工作单位可以合并计算的工作时间。
据新社保网小编获悉,

下面新社通APP一起来看下,以新余为例(不考虑过渡养老金):
秦某:退休城市:新余,缴费年限:42年,退休年龄:63周岁,缴费系数:110%
秦某退休后退休金测算:基础养老金测算每月约5410元
个人养老金测算每月约 430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5410+4300=9710元。
老何:退休城市:新余,缴费年限:43年,退休年龄:63周岁,缴费系数:60%
老何退休后退休金测算:
基础养老金测算每月约4250元
个人养老金测算每月约242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4250+2420=6670元。
根据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轻松测算您的养老金!计算所得出:秦某与老何的差别,缴费年限、缴费档位不同的情况下,差别9710-6670=3040元。
退休年龄也会影响退休金的多少,不同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不同,退休年龄越晚,计发月数越小,从而可能导致个人账户养老金算起来略高一些。
缴费基数:缴费基数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到退休以后的养老金待遇,缴费基数越高,退休时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越高。
缴费年限:缴费年限年限越长,养老金就越高。
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人养老金的多少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的高低也有一定关联。其它要素相同的情况下,当地职工平均工资越高,退休金也就越高。
退休人员养老工资计算方法: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增发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计算公式为:(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
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所有缴费月份的缴费指数之和÷累计缴费年限的月数
月缴费指数=月缴费基数÷上年度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预计领取月数。个人账户储存额是缴纳养老保险期间个人缴纳部分所形成的积累,而预计领取月数则根据退休年龄和平均寿命等因素确定12。
个人账户养老金受个人账户储存额所影响,储存额通常包含本金、利息、其它补助等,本金为个人缴费金额;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确定,比如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
退休的增发养老金因素:发明奖得主、独生子女父母、劳动模范等等都影响退休金加成。例如:如果你是独生子女父母,为了减轻你孩子的压力,同时确保你的生活水平,会有养老补贴,这些养老补贴会加在养老金里。
增发养老金=上一年新余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累计缴费年限(含视为缴费年限)×增发比例。
延伸知识:退休金计算高低与养老保险基数关系怎么样?
因为养老金领取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账户的两部分的,所以计算时,养老保险缴费越多领取越多的。
养老保险基数影响有以下这些原因:
养老保险缴费基数高低对养老金领取多少有影响吗?
账户积累:缴费基数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积累速度,基数越高,积累越快。
待遇水平:虽然缴费基数不直接确定基本养老金待遇,但它通过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积累间接影响基本养老金待遇。
费用计算:缴费基数是计算养老保险费用的重要依据,基数越高,缴纳的费用越多。
综上所述,个人养老金的多少与缴费基数密切相关。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