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为啥和退休金是不一样的?长治养老金怎么计算的?接下来和社保网-APP一起来看看。
2025年养老金如何计算?
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注: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低限为0.6,高限为3。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注释】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示例】假定男职工在60岁退休时,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4000元,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
累计缴费年限为40年时: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40×1%=128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40×1%=1600元;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40×1%=3200元。
平均缴费指数就是去年按1000基数缴纳,而社会当年平均工资2000那当年指数就是0.5,把每年的算出来平均,很容易,到时候可以计算多少养老退休金的。

退休金和养老金有什么不同,有以下几点
定义与性质:
退休金:通常指的是为未参加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如事业单位人员)按月或一次性支付的待遇。退休金是基于退休人员对社会的贡献和所具备的退休条件而定的。
养老金:是职工在单位或企业缴纳了养老保险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且缴费满15年时,按月领取的待遇。它是社会保险的一部分,由社会保险资金列支。
缴费方式:养老金的缴费通常是由个人和雇主共同承担,按照一定比例从工资中扣除。而退休金的缴费方式则根据不同的体系和法规而有所不同,可以是个人缴费、单位缴费或者是两者共同承担。
社保缴纳与查询:社保卡可用于查询本人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保险的缴纳情况,确保个人权益。通过社保卡,个人可以了解自己的社会保险累计总额等信息,为未来的社会需求提供参考。
下面随着社保网-APP一起来看看长治的灵活就业人员缴费19年能拿多少工资?
退休城市:长治,性别:女,出生年份:1970,总缴年数19年,缴费档次:120%,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所得:
基础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养老金计发基数x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1480元
个人养老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养老保险计发月数: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149240÷164≈91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1480+910=2390元
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所得出,每月可以领取约2390元,比自己预计的2100元多出不少,是不是相当不错。以上就是社保网app带来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退休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构成。因此总的退休金就是这三种养老金之和。了解它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对于我们规划退休生活至关重要。希望社保丫丫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退休金体系,为你的未来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备注: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