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就业人员具备以个人身份参与职工养老保险的资格,其缴费基数与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紧密关联,缴费档次在社会平均工资的 60%至 300%区间内可自由抉择。那么,十堰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是多少?一个月要交多少钱?下面就随新社通小编一起来了解详情。
据新社通app显示,十堰养老保险缴费基数2024-2025年最新标准如下:
十堰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暂按不低于3900元;
缴费比例:个人承担20%;
养老保险缴费个人780元。
(注:本文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缴费标准为准)
养老金金额主要是由基础养老金以及个人账户养老金两者共同组成。
基础养老金为:上一年退休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 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累计缴费年限(含视为缴费年限)×1%。
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一般以当地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反映了当地一定时期内职工的平均工资水平。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其计算公式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而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保人员缴费年限内历年缴费工资指数的平均值,缴费工资指数是指参保人员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与上年度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比值。
个人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积额/计发月数。
基础养老金是指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给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 + 个人视同缴费指数×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2×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系数。过渡性调节金以当地现行标准为基数,2006年至2014年退休的按一定比例计发。2015年及以后退休的,不再发给过渡性调节金。
增发养老金=上一年十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累计缴费年限(含视为缴费年限)×增发比例。
》想知道自己退休能领多少钱?快来新社通养老金在线计算器一键测算!
灵活就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怎么查询?灵活就业养老保险的查询方式有多种,以下是清晰、分点表示的查询方法:1、网上查询
通过微信查询:
打开微信,进入“我”的页面,选择“支付”。
在支付页面中选择“城市服务”。
进入城市服务页面后,选择“社保”,在服务列表中选择“社保查询”。
完成实名登录后,选择“社保余额查询”以查看社保账户余额,再选择“养老保险查询”即可查看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和提取明细记录。
登录社保局网站查询:
首先要清楚自己参保的是市级社保还是省级社保。
登录相应的社保局网站,在主页上找到服务大厅的选项,并在其下拉菜单中选择社保个人信息查询。
输入身份证号码和姓名(如果是首次查询,密码可能为默认的123456或身份证号码后六位),即可进入查询页面查看养老保险缴费情况。
使用电子社保卡:
电子社保卡可以在经过授权的APP上领取,如人社部门APP、第三方支付APP等。
登录后,可以查看过往的缴费记录。2、拨打社保查询电话
电话号码:拨打全国统一的社保查询电话12333。这是社保查询热线,用于提供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各项社保信息查询服务。
按照语音提示操作:
接通电话后,通常会有语音提示帮助用户进行操作。
根据语音提示,选择相应的查询项目,如养老保险查询。
输入个人的社保卡号和身份证号等信息进行身份验证。
完成身份验证后,系统将提供个人的养老保险缴费记录、参保状态等相关信息。
没有交过一分钱社保,老了怎么办,能领养老金吗?
一分钱不交,60岁是不能领养老金的。为什么呢?因为按照法规,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得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才能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这可是硬杠杠,谁也不能例外!
当然啦,有些人可能会说:“我之前没交过养老保险,但我现在想交了,来得及吗?” 这个问题嘛,得看你的具体情况。如果你现在离60岁还有好几年,那赶紧交起来,说不定还能赶在退休前交满十五年。但如果你已经快到60岁了,还没交过几年养老保险,那可能就得考虑其他方式了,比如一次性补缴或者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
十堰养老金的计算公式:
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一般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
第一,十堰基础养老金=退休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或者退休当年上年度的全口径社平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第二,十堰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退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这一部分说实话是非常好计算的。
大家的退休年龄普遍涉及的计发月数,分别是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
只要查到个人账户的余额,然后再确定退休年龄就可以计算了。比如说退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有10万元,60岁退休,每月可以领取720元左右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第三,十堰过渡性养老金部分,是最复杂的一部分,因为各个省份的计算方式都有不同。但是大部分都跟养老金计算基数挂钩,根据建立个人账户制,以前的缴费年限和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等因素,综合计算而来。
其他省份的计算公式也差不多,都是以上三部分构成的。
举例说明:我们以十堰退休网友的例子说明一下,十堰2023年的计发基数则为8613元,个人平均缴费指数0.6,该网友累计缴费年限为2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8年),退休时账户余额为91200元,视同缴费指数为0.6,十堰的过渡性指数为1.20%,我们来用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测算:这位网友退休时的养老金情况如何。
基础养老金=(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计发基数*累计缴费年限*1%=(1+0.6)/2*8613*25*1%=1723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余额/计发月数=91200/139(60岁退休计发基数为139)=656.12元。
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指数*计发基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指数=0.6*8613*8*1.20%=496.11元。
所以这位十堰退休人员的养老金=1723+656.12+496.11=2875.23元。
各地公布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不同,情况因人而异,具体需以个人情况及当地有关部门法规为准。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