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资通常指的是退休后领取的待遇,但这其实是一个通俗且不太规范的叫法。从严格意义上讲,工资是劳动者提供劳动后,雇主或用人单位支付的劳动报酬。退休后,大多数人并未提供劳动,因此“退休工资”的叫法并不准确。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退休工资。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的余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基本养老金水平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社保缴费年限:是指参保人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越多。这是因为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积累的养老金越多,可以领取的月养老金数额也会相应增加。
缴费工资是影响退休金高低的关键因素,缴费工资越高,个人账户中的资金积累就越多,从而在退休后能够领取更高的退休金,即多缴多得。
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为退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社平工资:社平工资即所缴费城市或省份上年度的平均工资,是计算退休金的一个基数。例如2023年,上海社平工资12183元、山东7795元、河南社平只有5965元,上海是河南的2倍,这一基数全国差距较大。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不对您构成任何决策建议。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