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计算方法:
退休金由三个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总共交的养老保险/计发月数。

灵活就业社保和职工社保区别
退休年龄:
灵活就业社保:男性年满60周岁,女性年满55周岁。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相对较高,因为其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通常较高;退休养老金主要由基础(社会统筹)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按照累计缴费年限、历年缴费水平、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参考当地社保要求。
户籍限制:
自由职业社保的参保主体是个人,通常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两个险种。其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与职工社保不同,且社保是自愿缴纳的。
职工社保不受户籍限制,可在上班所在城市购买社保。
险种不一样:
灵活就业人士参与了社会基本保险体系中的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两个项目。
在职职工则须缴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失业保险这五大类。
缴费基数和比例:
2024年度山东社会保险费个人月缴费基数的上限为22078元,下限为4416元,灵活就业参保人员可以在4416元-22078元之间任意选择缴费基数。月缴费额=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工伤保险缴费比例为0.9%。自2024年1月开始,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参加工伤保险。不参加工伤保险的,发生工伤后不享受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等相关待遇。
企业职工社保:企业职工社保是由企业与职工共同缴纳的,其中企业缴纳的比例较大,职工缴纳的比例较小。企业职工社保的缴费方式相对固定,一般按照月工资的一定比例缴纳。
退休后的待遇: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计入统筹账户部分为缴费基数的12%;
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主要包括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该养老金根据法规要求计发,并享受正常调整待遇。
基本医疗保险: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法规要求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这包括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工伤保险: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失业保险:为失业人员提供一定期限内的失业补助金,帮助其渡过失业期。
生育保险:为女性职工提供生育期间的医疗和津贴等。
退休人员退休后,除了基本养老金以外,多数人几乎没有别的收入来源,老年人虽然消费不高,但随着年龄的增大,用于身体健康方面的费用逐步增多。加上我国的养老金总体上不平衡,退休人员之间的养老金差距比较大。通过逐年的调整提高,让那些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可以更好地改善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