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是根据一系列因素计算得出的,主要包括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等。以下是退休金计算的具体方法:
一、基本养老金的计算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统筹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除以2乘以缴费年限乘以1%。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职工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与本人历年平均缴费指数的乘积。缴费年限越长,缴费水平越高,则统筹养老金越高。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确定,如50岁退休按195个月,55岁退休按170个月,60岁退休按139个月等。个人账户储存额主要来源于个人历年缴费及其利息。
二、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
对于某些具有视同缴费年限的退休人员,还可能会计算过渡性养老金。其计算公式为:职工本人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乘以职工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乘以视同缴费年限乘以一定的系数(如1.4%)。
综上所述,退休金的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包括个人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等。具体计算方法可能因地区和法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计算退休金时,应参考当地的法规要求。
2025退休金计算方式是怎样的?
退休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社平工资+缴费基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实际账户累计额÷计发月数(60岁退休按139个月计算,退休越晚、月数越少)。
?过渡性养老金?(部分地区可能有):这部分是针对建立个人账户前参加工作、退休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人员计算的。具体计算方法因地区而异,通常与您的缴费年限、缴费金额以及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有关。
下面是由社保丫丫提供的计发月数表(附图)

养老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年轻时就开始规划,并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不断调整和完善。通过综合运用上述,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退休后的挑战,享受充实而幸福的晚年生活。以上就是退休养老金的全部内容,如你对社保相关知识感兴趣,欢迎关注社保丫丫解锁更多专业资讯!
温馨提示:本数据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具体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