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一下你退休后能领多少养老钱?据新社通app小编了解:退休人员领取的养老金一般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
第一,基础养老金=退休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第二,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退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第三,过渡性养老金=视同缴费指数*计发基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系数
(注:过渡性养老金部分,是最复杂的一部分,因为各个省份的计算方式都有不同。但是大部分都跟养老金计算基数挂钩,根据建立个人账户制,以前的缴费年限和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视同缴费指数等因素,综合计算而来。)
养老金与薪资水平、当地平均工资、养老金账户积累,以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都是养老金数额的关键要素。那么,缴费年限分别为32年、33年、34年时,养老金能开多少?
通过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所得:假设都在四川成都退休、出生年份、退休年龄一样,缴费系数按110%的情况下:
工龄32年:基础养老金4150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2720元 = 约6870元。
工龄33年:基础养老金4280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2800元 = 约7080元。
工龄34年:基础养老金4410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2890元 = 约7300元。
养老金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系统,它受到社会平均工资、社保缴费档次、个人的累计缴费年限,以及退休年龄所对应的养老金计发月数的共同影响。其中,社保缴费档次是养老金数额的又一因素。它通常设定为从60%到300%的多个级别,每个级别都对应着不同的缴费比例和养老金领取标准。缴费档次越高,意味着个人在社保账户中的累积资金越多,退休后所能享受的养老金待遇也就越丰厚。因此,在规划个人退休生活时,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并合理利用这些提早规划,以确保自己的养老金权益得到充分保证。
新社通app社保养老金规划专属方案,点击下方领取!
养老保险费的缴纳金额是多少,如何计算的
养老保险费的缴纳金额是根据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来计算的。缴费基数通常根据个人的工资水平确定,有具体的上下限。缴费比例则分为个人和企业两部分。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和影响因素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个人账户储存额是个人每月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以及所产生的利息积累。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一般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例如,如果个人缴费工资为5000元,那么每月个人缴费金额为400元,15年下来,个人账户储存额为72000元(暂不考虑利息)。如果是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个月,那么个人账户养老金约为518元。
养老金总额的计算方法
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相加,即可得到每月的养老金总额。例如,60岁退休时每月养老金约为900元(基础养老金) + 518元(个人账户养老金) = 1418元。
不同类型社保的缴费和领取情况
职工社保:每月缴纳321元,退休后月领2400元以上。
灵活就业社保:每月缴纳803元,退休后月领2400元以上。
城乡居民社保:每年缴纳5000元,退休后月领具体金额需根据个人账户余额和计发月数计算。
(备注: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