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退休金计算方法:
基础养老金=(当地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退休的增发养老金因素:发明奖得主、独生子女父母、劳动模范等等都影响退休金加成。例如:如果你是独生子女父母,为了减轻你孩子的压力,同时确保你的生活水平,会有养老补贴,这些养老补贴会加在养老金里。

孔某,玉林人,1970年出生,是一名拥有28载社保缴费年限的退休女性,缴费档次稳定在120%。岁月流转,她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退休时光。借助新社通app养老金在线计算器计算所得:
孔某惊喜地发现:
基础养老金约2100元。
个人养老金约1320元。
她每月的养老工资总额达到了2100+1320=3420元。虽然数额不大,但足以让她的退休生活很美好。
退休金和哪些因素有关?
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这实际上是一种晚退多得的体现。50岁的计发月数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60岁是139个月。退休越晚,计划越数越小,相同个人账户余额情况下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高。
缴费工资:个人缴费工资越高,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可能越高,进而增加基础养老金;同时,个人账户储存额也会随缴费工资的提高而增长。
缴费年限:缴费年限是计算基础养老金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体现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的一项重要因素。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