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计算方法2025: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通常为(退休时上年度全市或全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根据个人历年缴费工资与全市或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来计算的。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参保人员退休时上一年度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个人累计缴费年限×1%。这一公式考虑了当地职工平均工资水平、个人缴费工资水平以及缴费年限,体现了养老金的公平性和激励性。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下限为0.6,上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计算中,无论哪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下面跟着新社丫丫一起来看看例子:
退休城市:重庆,性别:男,出生年份:1965,总缴年数29年,缴费档次:230%,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所得:
基础养老金≈3900元
个人养老金≈464640÷132≈3520元(养老保险计发月数: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
每月可领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3900+3520≈7420元
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所得出,每月可以领取约7420元。
那么,如何可以多领养老金呢?
1、延长缴费年限:社保只要交满15年就能领到养老金,但这个15年其实是最低标准,能领到的养老金非常低,所以如果有条件的话,就尽量多交几年;
2、提高缴费基数:缴费基数是按用户实际工资来算的,缴费基数越大,能领的就越多;
3、尽量在大城市退休:退休时可以拿多少钱,也和退休地的平均工资水平直接挂钩。平均工资水平越高,拿到手的养老金就越多。
退休人员退休后,除了基本养老金以外,多数人几乎没有别的收入来源,老年人虽然消费不高,但随着年龄的增大,用于身体健康方面的费用逐步增多。加上养老金总体上不平衡,退休人员之间的养老金差距比较大。通过逐年的调整提高,让那些养老金偏低的退休人员,可以更好地改善自己的生活。
(备注: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