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保险”是啥?能不能补缴?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为两大块,一是针对企事业在职职工、各类灵活就业人员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该种养老保险建立时间较早,待遇相对也高;二是针对城乡居民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014年由“新农保”和“城居保”合并而来,至今也不过7年的历史,养老待遇相对偏低。
“农村养老保险”就是上文所说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在能不能补缴的问题上两种社会保险存在本质的区别,“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在2016年已经由人社部下文明确禁止补缴,退休时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只能进行延缴,等缴费年限达到15年后再办理退休手续。
而目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还是可以补缴的,即便达到法定退休年龄60周岁、累计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也不用担心,一次性补缴至15年就可以正常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养老金了。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要不要补缴?为什么?
个人建议是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定要补缴,如此一来能提高个人账户储存额,退休时能享受到更高的养老待遇,而且比“存钱养老”要划算得多。
其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本质也是“长缴多得、多缴多得”,多缴、补缴的意义在于能提高个人账户养老金。
城乡居民养老金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基础养老金,这部分各地不一,全国最低水平目前是93元,各地均不能将基础养老金设置在93元以下;第二部分是个人账户养老金,它的计发公式是个人账户储存额/139个月,而个人账户储存额包括个人缴费部分、财政补贴部分和在长年累月产生的利息。
为什么说通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要比“存钱养老”划算得多呢?其实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基础养老金是不断上调的,以上海市为例,2018年上海市基础养老金是930元、2019年上涨到1010元、2020年上涨到1100元、2021年再次上涨到1200元,3年间上涨了30%,平均每年的涨幅是10%,且不算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同时产生利息,就问哪家银行的定期存款能达到10%的利率?年均10%的上涨幅度至少是银行定期存款的2.5倍-3倍。
但是补缴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时候我们还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补缴是不能享受财政补贴,比如2020年上海将缴费基数设为10档,分别是500元、700元、900元、1100元、1300元、1700元、2300元、3300元、4300元和5300元,对应的财政补贴分别是200元、250元、300元、350元、400元、450元、525元、675元、625元和675元,也就是选择的缴费档次越高则财政补贴的力度越大,假设以500元为基数,那么个人缴费500元的部分加上财政补贴的200元全部计入个人账户。但财政补贴是有要求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缴纳才可以,补缴是不能享受财政补贴,也就会影响个人账户储存额的累积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待遇。
说了这么多,最后再说两点可能你就会坚定补缴的想法,第一,缴纳居民养老保险满15年,过世后可以享受丧葬费、抚恤金等补贴,这部分的补贴根据地区不同则金额在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第二,过世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中未计发完的部分可以全额一次性退还,不存在损失的情况。
因此有补缴的机会一定要把握住,说白了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福利性待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当然就不会存在“合适不合适”的问题,答案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