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事业单位人员与企退人员养老金实施并轨运行,也就是说二者使用相同的缴费模式,使用同样的计算方式!
这一点很重要,许多人还以为两者的计算方式不一样,这是错误的!
C=A+B,没有D也没有E,事业单位与企退都使用同一个公式!同一个公式!
但是,A或者B的计算,需要多个参数,这里有一点点区别,主要是针对中人。
中人之所有一点特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
有网友表示:同样是30年的工龄,同样是2023年3月退休,企退的只有2300多元,事业单位的则达到了4363元,差距2000多元。
为何?
一、养老金并轨计算公式
全国目前所有购买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参保人员退休计算养老金都是同一个公式:
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统筹账户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地方性增发;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余额÷计发月数,养老金的多少由个人余额确定。有的企业参保人员30年也只有10多万,有的15年已经38万元,差距非常的大!
统筹账户基础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1+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养老金的多少由个人缴费指数、缴费年限、当地计发基数确定。
高的计发基数达到上万,低的只有六七千;高的缴费指数能有300%,低的或许60%都没有;缴费年限同样有高有低,低的只有15年,高的有45年。
注意,以上两个参数所有人一样,不存在差异性!
过渡性养老金=养老金计发基数×视同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过渡性系数;过渡系数一般在1%至1.4%之间。
注意观察过渡性养老金与统筹账户养老金会发现,一个是1%,一个是大于等于1%,这也是为什么视同缴费年限计算比一般缴费年限计算出的养老金更多的原因!
企退、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都可能存在视同缴费年限,也就都可能存在过渡性养老金。
其中最主要的不同在于视同缴费指数的差别,各地计算千差万别,有不许大于1的,有等于1的,有和实际缴费相等的,也有和职称挂钩的!
后期随着时间推移,将不存在视同缴费年限!
过渡性养老金其实是企退和事业单位退休可能存在区别的地方!
地方性增发养老金主要指的是部分地区会对养老金进行额外的增发补贴:
比如部分地区独生子女增发基础养老金的5%;
比如部分地区,参保年限超过30年的额外补发;
比如部分地区,高级职称同样有额外的补发。
二、两个实例
企退参保人员A,养老金计发基数7000元,计发越是55岁为170个月,工龄30年,视同缴费1年,实际缴费29年,个人账户余额10万元,缴费指数60%,过渡系数1.3%。
事业单位参保人员B,基数、计发月数、工龄不变,视同缴费年限21年,实际缴费年限9年,个人账户余额6万元,缴费指数100%;过渡系数1.3%。
参保人员A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588元+统筹账户养老金1680元+过渡性养老金54元=2322元。
参保人员A的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352元+统筹账户养老金2100元+过渡性养老金1911元=4363元。
两者的养老金差距有4363-2322=2040元(未考虑过渡期90%,也未考虑地区性增发)。
至于是差距的原因,通过计算公式或者数据就可以看出:缴费指数、视同缴费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