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金是指国为了确保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农村养老金的领取条件是年满60周岁、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累计缴费满15年的农村居民。那农村养老金是怎么计算的呢?
缴费方式、养老金组成、养老金计算公式、养老金调整方法进行计算

农村养老保险的缴费方式主要有两种:个人缴费和相关补贴。个人缴费是指参保人每年自愿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按月或按年缴纳一定金额的保险费。相关部门补贴是指国和地方财对参保人的缴费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以鼓励参保人提高缴费水平。
根据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的相关法规,个人缴费设置若干档次,最低200元,最高5000元,缴费的期限为15年。相关部门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500元及以上档次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60元,具体标准由地方相关部门确定。
除了个人缴费和相关部门补贴之外,还有一些特殊情况可以享受免缴或减缴的优惠法规。例如,建档立卡未标注脱贫的贫困人口、低保对象、五保户以及重度残疾人、长期贫困残疾人等四类特殊困难群体,可以只缴纳每人每年100元的最低档次。
农村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是指国为所有符合条件的参保人提供的一定金额的固定收入,以确保其基本生活。个人账户养老金是指参保人根据自己的缴费情况和利息累积而形成的储蓄性收入,以体现个人权益。
基础养老金由央确定最低标准,地方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高。目前,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为每月105元。对于长期缴费的参保人,还可以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每多缴一年增加一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由参保人的个人缴费、集体补助、相关部门补贴、社会和个人资助等金额及其产生的利息构成。个人账户累积储存额按照国法定计算利息,并在领取时按照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进行摊销。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十五条法定,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因此,农村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月养老金待遇=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其中,基础养老金由地方部门确定,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139
这里的139是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3.5岁,减去60岁后得到的13.5年,再乘以12个月得到的139个月。
为了确保农村居民养老金的购买力,国和地方部门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物价变动等因素,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农村养老金进行调整。调整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二是增发个人账户养老金。
例如,2018年,我国确定将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月70元提高到每月75元。2019年,国又确定将全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从每月75元提高到每月105元。同时,各地方部门也根据自身情况,对基础养老金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此外,为了体现个人权益和激励参保人提高缴费水平,还法定,对于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在领取待遇时,每多缴费一年,基础养老金就增加一元。这意味着,如果一个参保人缴费20年,那么他领取的基础养老金就比缴费15年的多5元。
农村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参保人的缴费情况和国和地方部门的法定而确定的。参保人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和缴费年限来影响自己的养老金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