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起,吉林养老金将迎来重新核算!符合条件的退休人员获得了更多的养老金并一次性拿到了补发金额。每年的10月至12月是养老金重算并补发的高频期,全国大部分省份会在四季度完成此项工作,今年大概率也不例外。
吉林的养老金重新核算,其实是对于在吉林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前退休的老人,情况则稍有不同。之前,这部分人员领取的是临时养老金,其数额基于2022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而在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后,他们需要经历重新核定流程,以获取更准确的正式养老金数额。那么吉林退休重新核算最新消息,吉林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后退休人员能补发多少钱?下面就随社保网小编一起了解!

一、吉林退休重新核算最新消息,吉林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能补发多少钱?
吉林省已经在上个月底前,将2023年退休职工养老金上涨的那部分的钱补发到账了,很多人表示收入涨了、比较开心——吉林省退休职工人数超过了395万、接近400万,老龄化程度比较深,今年调整后、吉林人均养老金从去年的2850元、将涨到2958元,有松原的网友留言自己今年涨了87元/月。
不过,给大家带来好消息了。
从8月份起,吉林省的城镇职工养老金、又将迎来新一波的动态,将替换基数重算补发差额,有一说一,我们一起来说说。
我们先回顾一下,吉林今年养老待遇的调整方案和细则,然后再算算15年工龄以上的退休人员、每月具体能补发多少钱?
吉林调整细则方案
上面的调整方案,也就是2023年养老金全国普调,吉林的已经落地,这并不是我们今天这个文章的主题,本文所说的重点是吉林省2023年“计发基数”即将公布,那么全省今年1月以来的企事业单位退休职工,将会迎来养老金的“待遇转正”,(也就是俗称的补发社平工资计算差额、二次核算补发),有不少人之前都经历过。
一,重算补发即将来临
换句话说,吉林的长春市、吉林市、四平市、辽源市等省内各地,今年1月以来退休的企、事业单位职工,退休时《退休待遇核定表》上“计发基数”一栏还是填写的还是去年的旧计发基数(比如省直6603.5元、长春7604元),52个地区的基数有些许差异。
随着2023年各省计发基数陆续公布,这些省内不同地区的基数、也将迎来提高,吉林去年52个基数如下表。(注意是按12个月总额列出的)
吉林2022计发基数
有些网友不理解,为什么有些地方只有一个基数,有些省份两、三个,吉林却有多个呢,其实这是因为省内各地区之间存在社平工资数据差异,细分多个基数的话,从理论上讲其实更合理和更科学,值得点赞。
而且我们看到这52个计发基数、有很多都是在76000、74000元左右徘徊,相差的只是零头——因此同样工龄条件的两个人,在吉林不同地区退休可能算出来的待遇、每月也就相差几块几毛钱而已,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吉林省我们看省直6603.5元、长春7604元的基数,去年大致在全国排名如下。
若按照4%的涨幅,今年预计省直会提高到6868元左右、然后省会长春市预计将提高到7908元左右。吉林2023年接收全国统筹调剂资金下拨218.69亿、也属于“净接收”省份。
二,15年以上工龄的人能重算补发多少钱?咋算的?(附案例)
工龄长是一种荣誉,目前办理退休最低要求缴费15年,我们看到吉林今年养老金调整,没有降低工龄价值、而且最高单价能达到4元,非常亮眼——那么8月起吉林养老金二次核算补发,与工龄会挂钩计算吗?有何关联?我们先看一组公式。
我们可以看出,不管你是在吉林省这几十个地区之中的任何一个,其实只要今年计发基数、高于去年的基数。
那么今年1月以来新退休的人,养老金就会重算补发差额,下面不妨看看两组案例计算。(工龄都在15年以上的两个人的计算)
假设长春市企退人员常大爷,工龄16年、缴费指数0.6,无过渡性养老金,能补发7个月。
那么他的基础养老金上涨总额就是:(7908-7604)×(1+0.6)÷2×16×1%×7=39×7=273元,可见这个二次核算补发金额是比较少的。下面再看一个工龄达到30年的。
假设吉林市,去年计发基数6385元,那么假设今年上涨6640元,如果当地企退人员王大爷工龄30年,缴费指数1.5,也同样补发7个月,那么他的基础养老金上涨总额就是:(6640-6385)×(1+1.5)÷2×30×1%×7=96×7=672元,明显就高于上面15年工龄的常大爷了、是两倍多。
这直接说明了:吉林养老金重算补发将至,补发金额其实与工龄是有一定的“成正比”的关系的。
而且工龄很长的人、许多还有过渡性养老金补发、补发金额那就更多了。
最后提醒:
吉林养老金将迎来重算补发,15年以上工龄能补发多少钱,其实是因人而异的,其实工龄超过15年,如果是今年第1季度1~3月左右退休,或者你是7~10月份才办退休,也会影响补发总额度,因为补发的时长不一样,后者明显补发月数更少一些。
二、吉林退休人员养老金重算补发时间是多少?总共能补发几个月的养老金差额?
与2023年的养老金调整时间不同,2023年的养老金是统一从2023年1月份开始的,只要是符合养老金上调的人员,养老金都是从2023年1月份开始补发的,但养老金重算补发的时间却是因人而异的。
根据养老金重算补发的法规来说,退休人员可补发的时间是从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开始的,比如退休人员是在3月份办理退休的,养老金是从4月份开始发放的,在当地养老金是10月份调整补发的情况下,则退休人员的补发时间就为4月份到9月份,10月份的养老金会直接调整的。
如果退休人员开始领取养老金的时间是2月份或者5月份,那么养老金开始补发的时间就是从2月份或者5月份开始的,所以对于各地的退休人员来说,养老金补发的时间是根据本人的情况确定的。
假设上海2023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12183元,当地的一位退休人员是在3月份办理退休,养老金是从4月份开始发放的,而上海的养老金调整补发时间是10月份,如果退休人员每月的养老金重算金额增加了216元,则退休人员的补发时间就为4月份到9月份,总共可补发6个月的养老金差额,补发金额也就为:216*6=1296元。
三、吉林养老金的重新核算是什么意思?为何要每年进行养老金重新核算?
吉林养老金的重新核算其实与退休金的计发基数调整有关,一般来说今年的退休金发放,应该采用的是今年的计发基数。
但现实情况中,今年的退休金发放,一开始参考的是去年的退休金计发基数,因为计发基数调整和公布存在着时间差,也就是滞后性。
简单来说就是,今年的最新的退休金计发基数,往往是在今年下半年才会公布,那么对于在今年上半年退休的群体来说,他们的退休金计算参考的是去年的旧的计发基数。
这意味着上半年退休的群体与下半年退休的群体,存在着养老金计算的差异,这种差异会使得社保养老金机制失去某种公平性。
而每年的退休金重新核算,就是要根据最新公布的计发基数,来计算退休金的真实水平,并且补发这部分差额的退休金,体现公平原则。
四、吉林退休金的重新核算,具体是怎么算的呢?
其实退休金的重新核算并不复杂,依然采用的是相同的养老金计算公式比如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个人养老金计算公式。
在退休金重新核算中,主要涉及的是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重新核算和补发,而个人账户的养老金不受影响。
为何个人账户养老金不受到退休金重新核算和补发的影响呢?这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公式的参考指标有关。
个人账户的养老金的计发公式是用个人账户中累计的养老金存储额度,除以计发月数50周岁的参考的计发月数是195个月,60周岁参考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这个公式中没有退休养老金计发基数这个参考指标。
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公式和过渡性养老金的计发公式,都包含了养老金计发基数,个人缴费指数,缴费年限三个指标。
举个例子,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公式:养老金计发基数×(1+个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而退休养老金计发基数的变化也意味着社平工资和个人缴费基数的变化,这种变化会改变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发放水平。
退休金的重新核算其实就是按照最新的退休养老金计发基数,计算退休群体领取的养老金额度,而退休金的补发指的是新旧计发基数下,养老金差额的补发。
这部分差额养老金的补发,算起来并不难,只需要把基础养老金计发公式和过渡性养老金计发公式中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更换为人社部公布的最新养老金计发基数,减去旧计发基数下的养老金额度,即可计算出退休人员能够领取的养老金补发额度。
以上就是吉林养老金重新核算最新消息,如你对五险一金还有疑问,欢迎关注社保网解锁更多专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