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石家庄职工养老金上调方案最新消息公布!2023年养老金将调整上涨3.8%,实现连续19年的上涨。这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可以说是一件好事。
今年的养老金调整将继续实行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倾斜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具体来说,定额调整是指对所有退休人员统一增加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挂钩调整是指根据缴费年限、缴费基数等因素,对退休人员增加一定数额的养老金;倾斜调整则是针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特殊群体,给予额外的方案照顾。那么2023年石家庄退休养老金最新调整方案石家庄退休金计算公式2023是什么呢?下面就随社保网小编一起来看看详情。

一、石家庄退休人员涨工资2023年细则_石家庄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方案
2023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有关问题通告如下:
一、调整范围和执行时间
2022年12月31日前已按法规办理退休退职手续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退休退职人员,从2023年1月1日起调整增加基本养老金。其中:事业单位按照有关法规,企业按照劳人险〔1983〕3号法规,按照原工资100%享受基本养老金(离退休费)的离退休人员不参加调整。
二、调整和标准
(一)退休退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0元。
(二)退休退职人员按照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一年每月增加1元(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按照本人2022年12月发放的月基本养老金的1.4%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
(三)截止2022年12月31日,退休退职人员1948年1月1日至1952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20元;1943年1月1日至1947年12月31日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1942年12月31日及以前出生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
(四)符合冀劳社〔2009〕3号和冀劳社办〔2009〕19号法规范围的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退职人员,按照所在地艰苦边远地区类别增加基本养老金,一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15元,二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20元,三类地区每人每月增加25元。
驻省外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退职人员,当地艰苦边远地区类别高于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的,每人每月增加30元;与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相同的,按照我省艰苦边远地区类别对应的调整标准增加基本养老金。
(五)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本次调整后其基本养老金达不到当地当年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的,按照有关法规补足到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基本养老金水平。
三、资金渠道
调整基本养老金所需资金,按照参保人员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础养老金各占基本养老金的比例,分别从其个人账户余额和统筹基金中列支;个人账户余额为零时,全部从统筹基金中列支。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参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的从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列支。未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调整所需资金由原渠道解决。
四、基本养老金发放
纳入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统筹的退休退职人员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未纳入事业养老保险统筹的事业单位退休退职人员增加的基本养老金,由原渠道发放。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试点的退休人员,暂参照本调整基本养老金,待试点规范到位后,再进行调整,多退少补。
五、工作要求
确保7月31日前退休人员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全部发放到位。
二、2023年石家庄养老金上涨金额怎么算?
有些退休人员会认为,既然今年养老金上涨3.8%,那就在自己的养老金基数上直接增长3.8%,就是养老金的上涨金额,但其实这样的算法并不正确。
养老金调整具体怎么算呢?按照要求,2023年养老金调整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方案,并实现企业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调整方案统一。
也就是说,养老金上涨金额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倾斜调整”的步骤来计算。
其中,定额调整指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统一增加相同额度的养老金,体现社会公平。以河北为例,其定额调整为40元。
挂钩调整指与个人缴费年限、养老金水平双挂钩,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使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调整养老金时增加的也相对较多。河北确定,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一年每月增加1元;按照本人2022年12月发放的月基本养老金的1.4%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
适当倾斜体现重点关怀,主要是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群体予以照顾,这些人可以适当多涨养老金。
以河北养老金调整方案为例,如果某退休人员缴费年限30年,养老金3000元,不享受倾斜调整,那么可以上涨的养老金为:定额调整40元+缴费年限挂钩调整30×1元+养老金挂钩调整3000×1.4%=112元。
三、石家庄养老金计算方法2023:基本养老保险领取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分别对应缴费的统筹账户(即公司给你缴的那部分)和个人账户
(注意,除了一般情况之外,另外一种是过渡性养老金,即1997年12月31日前参加工作并缴费年限满15年,2006年1月1日以后退休的人员。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为:退休时上一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997年12月31日前的缴费年限*1%*本人全部平均工资缴费指数。下文不再对过渡性养老金做阐述)
现在来具体看看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或=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换另外一种叫法,又叫做: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一般来说它就是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注:个人缴纳城乡居民社保的养老金,其基础养老金以当地收入状况、消费水平而确定)
注:看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是什么意思
个人的缴费指数为:自己实际的缴费工资÷全省上一年的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为:先看懂上一步,把每年的个人缴费指数相加÷实际缴费月数,得出的结果就是,最低限为0.6,最高限为3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里的数值,0.6,3这种是什么意思,换个更形象的说法你就知道了,比如我们取的是0.6,假如全省去年的平均月工资为7000,那你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就是7000*0.6=4200
再比如,平均缴费指数取的是1,表示你历来的收入就是平均值,比如去年全省平均月度工资7000,那你本人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就是7000*1=7000
再来看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就是你每年交上去积累下来的个人部分的累计缴费额。
计发月数,其实就是我国对你预期的剩余寿命即(平均寿命-退休年龄)*12。
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当地人口平均预期寿命、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计算出来的。
目前5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其他年龄的计发月数以此类推,具体对照下面的这张截图。
看懂了上述计算公式后,举两个例子进行计算下看退休后每个月能领多少养老金
假如某男性职工,于60岁退休,个人账户储存总额为150000元(15万元整),计发月数为139,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月工资为7750元
1:假如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7750+7750×0.6)÷2×15×1%=930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时,基础养老金=(7750+7750×1)÷2×15×1%=1162.5
个人账户养老金=150000÷139=1079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综上,退休后每个月领取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每月领取=930+1079=2009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时,每月领取=1162.5+1079=2241.5
2:假如累计缴费年限为20年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7750+7750×0.6)÷2×20×1%=1240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时,基础养老金=(7750+7750×1)÷2×20×1%=1550
个人账户养老金=150000÷139=1079
个人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综上,退休后每个月领取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每月领取=1240+1079=2319
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时,每月领取=1550+1079=2629
以上就是挑选了两个例子来测算了下,其他例子按照性别、年限、个人账户存储总额、个人平均缴费基数自行带入去算一算即可。
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的,只要参保人生存,退休后就可以按月领取到养老金。
即使个人账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个人账户余额已经为0,个人账户养老金发放将不受影响,将由职工养老保险统筹基金来支付。
年龄越大,个人账户里的计发月数就越小,每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应该会逐渐递增;因此,活得越久,年龄越大,每年到手的养老金就越多;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多缴可以多得。
以上就是石家庄2023年养老金上调方案的全部内容,如你对五险一金还有疑问,欢迎关注社保网解锁更多专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