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退休金计算方法: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
个人养老金其计算方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养老金账户总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全部平均工资指数×本人97年以前缴费年限(工龄)×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下限为0.6,上限为3。因此,在养老金的计算中,无论哪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举个例子
退休城市:泰安,性别:女,出生年份:1969,总缴年数31年,缴费档次:140%,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所得:
基础养老金≈2730元
个人养老金≈306000÷170≈1800元(养老保险计发月数:50岁195个月、55岁170个月、60岁139个月)
每月可领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养老金≈2730+1800≈4530元
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所得出,每月可以领取约4530元。养老金的领取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个人缴费情况、缴费年限以及退休时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综合确定的。简单来说,就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以上就是社保小编带来的全部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