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计算方式是怎样的2025?
退休金=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过渡性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是我们退休后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它的计算公式为:每月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为: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退休年龄对应的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指的是建立个人账户以前的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计算的。

基本信息:女性,1970年出生,漳州退休,缴费年限26年,缴费档次260%。
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计算所得:
基础养老金:每月约3630元。
个人养老金:每月约2660元。
养老金总额:基础养老金 + 个人养老金 = 6290元/月。
影响退休金数额的因素有哪些?
退休年龄与计发月数:退休年龄和计发月数对退休金有直接影响。早退、晚退对应不同的计发月数,通常晚退休者因其较长的预期余寿,退休金计算时使用的计发月数会更多,相对应的每月领取的退休金数额可能会少于早退休者。
缴费工资也是影响退休工资水平的关键因素。个人缴费工资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个人账户的储存额,进而影响到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一般来说,个人月工资越高,缴费基数越高,缴费额就越高,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也就越多。
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越高。
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成本,会影响基本养老金的水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活成本越高,基本养老金越高。反之,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生活成本越低,基本养老金越低。
温馨提示:本数据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具体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