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随新社通小编一起了解,灵活就业养老金计算公式
一、基础养老金
公式:基础养老金 = (养老金计发基数 +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
养老金计发基数: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个人缴费工资水平相对于当地平均工资的指数化结果。
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和视同缴费年限。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
公式: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个人缴费积累的本金及利息。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确定,如60岁退休为139个月。
那么,养老保险缴费35年和38年比缴费30年能多领多少?一文弄清楚
养老金背后蕴含着复杂的计算逻辑与多因素的考量。下面跟着新社通小编一起来看看,缴费年限分别为30年、35年、38年时,养老工资能开多少?
通过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所得:假设都在三门峡退休、都按190%缴纳,其它条件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工龄30年:
基础养老金=448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3780元?
每月养老金=4480元+3780元=约8260元。
工龄35年:
基础养老金=523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4410元
每月养老金=5230元+4410元=约9640元。
工龄38年:
基础养老金=567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4780元
每月养老金=5670元+4780元=约10450元。
新社君这篇文章知道,养老金待遇的高低,正是和我们养老保险的累计缴费年限是有直接关系的,因为累计缴费年限是确定和影响,养老金待遇的一个重要条件之一。当我们的累计缴费年限越长,那么你最终所能够获得养老金的待遇水平也就会更高,反之则养老金会低一些。
》点击新社通app社保养老金规划,领取您的专属方案,为您的退休生活“加薪”!
影响社保退休金的因素是什么?
缴费档次和基数:直接影响个人养老金的积累。一般来说,选择的缴费档次越高、基数越大,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就越多,退休后能领取的养老金也相应增加。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个人养老账户里面的钱,是参保人每个月缴纳养老保险时个人缴纳的8%的部分,逐年累计并且有利息,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越高,个人账户余额越多,个人账户养老金也就越多。
退休年龄:就是我们常说的计发月数,退休年龄越晚,计发月数越小,可能导致个人账户养老金略高。
退休省份不仅仅关系到养老金的计发,也关系到养老金的增长,养老保险的缴费,养老金计算公式中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是以各省份为基础计算的,比如上海市今年已经达到了12183元,而黑龙江省只有6430元。
(备注: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