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和养老金区别是什么?如下
缴费方式不同。养老金一般由参保人员的单位代扣代缴,一部分交给国,一部分存入个人账户。而退休金由单位或企业提供,不需要受益人缴费即可享受。
概念不同。养老保险是为解决退休人员、丧失劳动力的人员下岗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退休金则是根据退休人员对社会所做出的贡献。
社保事务办理功能:社保卡可用于办理医疗、失业、养老、工伤和生育等社保事务,如领取养老金、失业补偿金等。在求职过程中,社保卡可作为在职证明,提供社保缴纳流水,进行失业登记,甚至参加职业培训等。
在社会保险平均工资、退休城市以及法定退休年龄这三个条件均维持一致的前提下,工龄分别为36年、37年、41年时,退休金可以拿多少?
通过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所得:假设都在渭南退休、出生年份、退休年龄均保持不变,缴费系数都按150%缴纳的情况下:
社保交36年:基础养老金6050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4930元 = 约10980元。
社保交37年:基础养老金6220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5070元 = 约11290元。
社保交41年:基础养老金6890元 + 个人账户养老金5620元 = 约12510元。
基本养老金的确定依据涵盖了个人多个方面的因素,包括其累计的缴费年限、每月的缴费工资水平、所在地区的职工平均工资状况、个人账户的累积金额,以及当地城镇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等。
社保缴费档次的差异会直接导致养老金待遇的不同。企业职工每月需要缴纳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金额,都是基于其社保缴费基数和相应的缴费比例来计算的。由于每个人的社保缴费档次不尽相同,这主要源于各自工资水平的差异,因此最终领取到的养老金也会有所区别。简而言之,如果个人选择的社保缴费档次越高,意味着每月缴纳的社保费用也越多,那么在退休之后,其所能领取到的养老金数额也相应地会更多。
如何增加自己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
避免提前退休:
养老金的发放与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有关,而计发月数又与退休年龄有关。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短,每月能领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多。因此,避免提前退休可以间接提高养老金待遇。
关注自身健康,延长寿命:
我国的养老金是终身制,只要活着就会持续发放。因此,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延长寿命也是提高养老金待遇的一种方式。
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办理退休:
社会平均工资越高的地区养老金越多。如果有多地参保的经历,并且想要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办理退休手续,需要确保在该城市累计缴费满10年以上。
延长缴费年限:
坚持缴费不间断,尽可能取得较长的缴费时间。养老金计算公式中,缴费年限是计算基础养老金的重要因素,时间越长,养老金越高。
选择较高的缴费基数:
在有负担能力的情况下,选择较高的缴费基数。相同缴费年限下,缴费基数高有利于个人账户的积累,也能够提高平均缴费指数,进而影响养老金的高低。
例如,选择不同的缴费基数,会导致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显著差异。
社保中断会对个人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失业保险:基本不受影响。
养老保险:社保断交对养老保险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是累计进行计算的,只要用户累计缴纳满15年即可领取对应的养老金。不过社保断缴之后,用户的养老金账户便不会再有资金的增加,可能最终个人账户的资金会减少。
生育保险:通常要求连续缴纳12个月才能享受津贴,中断一个月可能会影响生育津贴的领取。
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险:生育保险必须分娩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时,用人单位已为其参加生育保险且连续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满12个月。
医疗保险:大部分地区,如果中断超过3个月,连续缴费年限可能会失效,需要重新开始计算,但之前的累计缴费年限不会失效。不过也有部分地区,断缴超过3个月后续保,只要补缴,之前的累计缴费年限也不会失效,只需在补缴后的一定时间内才能恢复医保报销待遇。
新社通app社保养老金规划专属方案,点击下方领取!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不对您构成任何决策建议。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