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查阅新社通app显示,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个人缴费基数+当地平均工资)×缴费年限×1%。这个公式考虑了个人的缴费基数和当地的平均工资,以及缴费年限,从而确定每月可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金额。
个人账户养老金:其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你在工作期间每月缴纳的养老保险金,以及它所产生的利息。
计发月数:这是一个假设值,表示你预计能领取养老金的时间。比如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而5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95个月。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下面新社通小编带您了解,养老保险缴费19年和23年,养老金差距几何?哪种更划算?
下面社保网-APP一起来看下,以锦州为例(不考虑过渡养老金):
王某:退休城市:锦州,缴费年限:19年,退休年龄:54周岁,缴费系数:100%
王某退休金测算:基础养老金:其计算公式为(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最高为300%,最低为60%,指数在0.6~3之间)。每月大约185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的余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每月大约103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1850+1030=2880元。
老柯:退休城市:锦州,缴费年限:23年,退休年龄:54周岁,缴费系数:60%
老柯退休金测算:
基础养老金:其计算公式为(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最高为300%,最低为60%,指数在0.6~3之间)。每月大约181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的余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每月大约76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1810+760=2570元。
根据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轻松测算您的养老金!计算所得出:王某与老柯的差别,缴费年限、缴费档位不同的情况下,差别2880-2570=310元。
》你的养老金够花吗?点击新社通app社保养老金规划,领取您的专属方案,为您的退休生活“加薪”!
断交社保影响大不大?
养老保险如果中途断缴了,是可以补续的,且不用重新计算累计缴交费年限,因此不存在养老保险停交失效的问题。
医疗保险:大部分地区,如果中断超过3个月,连续缴费年限可能会失效,需要重新开始计算,但之前的累计缴费年限不会失效。不过也有部分地区,断缴超过3个月后续保,只要补缴,之前的累计缴费年限也不会失效,只需在补缴后的一定时间内才能恢复医保报销待遇。
生育保险:通常要求连续缴纳12个月才能享受津贴,中断一个月可能会影响生育津贴的领取。
失业保险:失业保险的领取年限也是按照累计进行计算的,因此社保断缴对失业保险的影响也是不大的。
工伤险:没有影响。如果职工发生工伤,经认定属于工伤,便可以享受工伤待遇,单位断交工伤保险的,不影响职工工伤待遇,而由单位承担。
会影响买房买车和入户:在一些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购房、买车摇号、子女上学等待遇需要外来居民的社保连续缴纳一定时间的记录,其中有的待遇在计算社保连续缴纳时间时,补缴的月份是算作连续的,所以如果中途出现断缴,可以找代理公司补缴来实现社保的连续缴纳。
工龄和养老金有关系吗?
养老金与工龄确实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并非绝对的正比关系。以下是对这一关系的详细介绍:
基础养老金:工龄(或称为缴费年限)是计算基础养老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工龄越长,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的数额也就越高。这是因为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包含了缴费年限这一参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工龄也会影响到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积累。工龄越长,意味着职工参加工作并缴纳养老保险的时间越长,进入个人账户的金额也就越多。因此,在退休时,工龄较长的职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数额通常会更高。
过渡性养老金:对于在建立个人账户之前已经参加工作的职工,他们的工龄中包含了视同缴费年限。这部分年限同样会计入工龄,并影响过渡性养老金的数额。视同缴费年限越长,过渡性养老金越高。
综上所述,养老金与工龄存在密切关系,工龄越长,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数额都可能越高。但同时,个人缴费基数、退休年龄、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和养老保险方案等因素也会影响养老金的数额。因此,在计算养老金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温馨提示:本数据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具体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