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了解: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如有)。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基本退休金。
基本养老金是我们退休后最主要的收入来源,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它的计算公式为:每月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 ÷ 计发月数。
下面来看看,退休计算公式2025年最新公式 社保交35年/36年/37年哪个退休金高?
在社会保险平均工资、退休城市以及法定退休年龄这三个条件均维持一致的前提下,工龄分别为35年、36年、37年时,退休金可以拿多少?
通过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所得:假设都在日照退休、都按120%缴纳,其它条件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工龄35年:
基础养老金=475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3430元?
每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约8180元。
工龄36年:
基础养老金=489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3530元
每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约8420元。
工龄37年:
基础养老金=503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约8660元。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养老保险缴费年限长短有人可能会注意到养老金主要因素并没有提到工龄,并不是每位退休人员的工龄越长,所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只是特殊情况下才会有,而养老金的领取原则遵循的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我们还没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时候多交养老保险,退休后才能领更多的养老金。
退休前养老保险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才会更多一些。
听说,养老保险断缴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就会清0?
社保断交时间的计算通常是按照月份来统计。从停止缴纳社保费用的那个月开始,到重新开始缴纳社保费用的前一个月为止,这段时间即为社保断交的时长。例如,某人在 2023 年 5 月停止缴纳社保,于 2023 年 10 月重新开始缴纳,那么其社保断交时间为 5 个月。
在计算社保断交的影响时,不同的保险项目可能有不同的计算方式。以养老保险为例,其遵循“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断交期间未缴纳的费用,会导致累计缴费年限减少,从而可能影响到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数额。
医疗保险的断交计算则相对较为严格。一般来说,断交超过一定期限(通常为 3 个月),重新缴纳后可能需要经过一段等待期才能恢复享受医保待遇。在等待期内,发生的医疗费用通常无法报销。
退休金能否继承?详细介绍您的疑问
退休金是可以继承的,但是不地区有所差异,以下是对退休金继承问题的详细介绍:
有遗嘱的情况:如果退休人员在生前立有有效的遗嘱,那么其退休金(包括个人账户余额和其他形式的退休金)将按照遗嘱的法规进行继承分割。
法定继承:如果没有遗嘱,则将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处理。在法定继承中,第一顺序继承人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继承程序:
继承人需要向退休人员所属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或单位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如死亡证明、继承人的身份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等。
社会保险管理机构或单位会对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会将未领取的退休金发放给继承人。
退休金继承的注意事项
未领取部分的界定:继承人需要确定退休人员去世时未领取的退休金具体数额,可以通过查阅退休人员的社保记录或向相关部门咨询了解。
继承纠纷的预防:在多个继承人之间,可能会因为分配问题产生纠纷。在申请前,继承人之间达成一致看法,必要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法律法规的不统一:不同地区和单位对退休金继承的法规不完全一致,继承人应提前了解相关法规,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综上所述,退休金是可以继承的,但具体继承方式需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如果退休人员在生前立有遗嘱,应按照遗嘱法规进行继承;如果没有遗嘱,则按照法定继承的顺序进行。
对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个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可以选择继续缴费至满十五年,然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二是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法规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担心养老金不够花?快来领取您的专属方案,点击新社通app养老金规划,为您的退休生活“加薪”!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