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查阅新社通app显示,退休人员养老工资计算方法2025: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的余额÷计发月数(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下面新社通小编带您了解,个人缴纳职工养老保险34年和38年,退休后养老金有多大差距?
下面社保君一起来看下,以九江为例(不考虑过渡养老金):
吕某:退休城市:九江,缴费年限:34年,退休年龄:56周岁,缴费系数:110%
吕某退休金测算: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区上年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每月大约28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额度/发放月数。每月大约165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2800+1650=4450元。
老冯:退休城市:九江,缴费年限:38年,退休年龄:56周岁,缴费系数:60%
老冯退休金测算: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全区上年度城镇单位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每月大约238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额度/发放月数。每月大约100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2380+1000=3380元。
根据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轻松测算您的养老金!计算所得出:吕某与老冯的差别,缴费年限、缴费档位不同的情况下,差别4450-3380=1070元。
》你的养老金够花吗?点击新社通app社保养老金规划,领取您的专属方案,为您的退休生活“加薪”!
工龄和养老金有关系吗?
养老金与工龄之间并非直接相关,但工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养老金的数额。以下是对这一关系的详细介绍:
过渡性养老金:对于在建立个人账户之前已经参加工作的职工,他们的工龄中包含了视同缴费年限。这部分年限同样会计入工龄,并影响过渡性养老金的数额。视同缴费年限越长,过渡性养老金越高。
基础养老金:工龄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到基础养老金的数额。在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缴费年限(即工龄,包含视同缴费年限)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工龄越长,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的数额也就越高。
个人账户养老金:工龄同样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积累。工龄越长,意味着职工参加工作并缴纳养老保险的时间越长,进入个人账户的金额也就越多。因此,在退休时,工龄较长的职工往往拥有更高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综上所述,养老金与工龄存在密切关系,工龄越长,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的数额都可能越高。但同时,个人缴费基数、退休年龄、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和养老保险方案等因素也会影响养老金的数额。因此,在计算养老金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不对您构成任何决策建议。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