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养老金方案的持续深化,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养老金计发基数的即将公布。作为退休人员生活的重要保险,养老金计发基数的调整直接关系到每一位退休人员的切身利益。近日,人社部已释放出确切信号,河南漯河2025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即将揭晓,这无疑为广大退休人员带来了新的期待。
再来看看,河南漯河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了吗?2025这两类退休人员养老金补发在即,你能领多少?
河南漯河2023年养老金计发基数为6401元。这一数据与去年的基数(假设为6155元,具体数字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不同)相比,2023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增长了4%。
再来看看,最新全国前十名养老金计发基数一览表
据新社通app显示,下面来看看全国各地2024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增长率排名(前十名)
2024年新疆养老金计发基数增长率达到9.27%,位列第一位;
黑龙江排名第二,增长率为9.02%;
内蒙古排名第三,增长8.52%。
排名前10的还有:西藏增长7.00%、吉林增长6.98%、贵州增长6.04%、山东增长4.12%、河南增长4.00%、甘肃增长3.98%、青海增长3.34%。
河南漯河养老金计发基数公布,会安排重新核算养老金,并进行差额补发,少数地区可能会延迟到次年才补发到位。
养老金计发基数,新旧基数替换,则可以计算出差额。
举个例子,如果您是2023年1月河南漯河退休的,个人平均缴费指数为0.6,缴费年限为40年,8月重算补发,补发1-7月共7个月差额,据新社通app计算器显示:
养老金补发如何计算呢?看看计算公式:
基础养老金部分
原基础养老金=6155×(1+0.6)÷2×40×1%=1969.6元
新基础养老金=6401×(1+0.6)÷2×40×1%=2048元
补发差额=(2048-1969.6)=78.4元/月×补发7个月=548.8元
综上,这个例子基础养老金一共能补发642.81元。
特殊情况:如果是“退休中人”,有“视同缴费年限”,“过渡养老金”也会一并重算补发,全国通用的计算公式如下:
过渡性养老金部分
其中过渡系数各地不尽相同,河南漯河过渡系数是1.30%,7年视同缴费年限,能补发多少?
原过渡性养老金=6155×0.6×7×1.30×1%=336.06元
新过渡性养老金=6401×0.6×7×1.30×1%=349.49元
补发差额=(349.49-336.06)=13.43元/月×补发7个月=94.01元
综上,这个例子基础养老金补发差额548.8元,过渡性养老金补发差额94.01元,一共能补发642.81元。
各地公布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不同,个人情况因人而异,重算补发金额也各人不同,但能确定的是,养老金计发基数肯定上调,调整金额接下来几个月会陆续补发到位!
为了附合养老金的重新计算和补发方案,需满足以下几个关键资格条件:
1.退休人员:这一方案变动只适用于已经退休的人,不包括城乡居民。
2.2023年退休:只有在2023年1月1日之后退休的人才有资格参与养老金的重新计算和补发。
3.正常领取养老金:只有正常领取养老金的人才能享受到这一方案的益处。
3类人不能补发养老金
1.未完成养老金资格认证的人
方案法规,只有完成养老金资格认证的人才有资格获得补发。因此,如果您尚未完成认证程序,将无法享受这一方案带来的好处。
2.未缴纳养老保险的人
养老金补发方案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受益人必须已经缴纳了一定的养老保险费用。如果您从未缴纳过养老保险,那么将无法获得补发资格。
3.养老金资格认证未通过的人
即使完成了养老金资格认证,但未通过审核的人也将无法享受补发方案的好处。这强调了在申请认证时准确提供信息的重要性。
养老金重算补发范围敲定,这几类人不再补发?
未参保或未缴满年限的老人:
部分老人因未参保或缴费年限不足,无法享受养老金重算补发。这体现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原则,旨在促进积极参保,确保养老金制稳健运行。
服刑中的退休人员:
由于违反了法律法规,服刑中的退休人员养老金会被暂停发放,自然也无法享受养老金的重算补发。
时间条件不符的人员
2023年12月31日前已退休并正常领取养老金的人员:这些人员在2023年底前已经完成了养老金的核定和发放,其养老金已经按照当时的方案和标准确定,因此不会因2024年的养老金重算补发方案而受益。
2024年11月及以后退休的新员工:从2024年11月起退休的新员工,将按照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领取养老金,不参与此次补发。他们错过了此次补发的时机,仅能依据新的养老金标准领取相应待遇。
法规差异导致无法补发的人员
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员: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缴费水平和待遇计算方式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在此次重算补发的范围内。
已去世的退休人员:
养老金是为了保证退休人员的生活,一旦退休人员去世,养老金发放也会随之停止。
养老保险关系已转出的人员:
养老保险关系已经转移到其他地区或机构的人员,不再参与原地区的养老金重算补发方案。因为不同地区的养老金方案和计发标准可能不同,转出后需要按照新的地区方案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