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计算方式是怎样的2025?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增发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其计算公式为(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本人平均缴费指数最高为300%,最低为60%,指数在0.6~3之间)。
基础养老金是指从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中支付给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其计算公式为:
基础养老金 =(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
个人账户养老金=职工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储存额:你在工作期间每月缴纳的养老保险金,以及它所产生的利息。
计发月数:这是一个假设值,表示你预计能领取养老金的时间。比如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而5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为195个月。这个值会根据相关法规和社会经济状况进行调整。
过渡性养老金:给“中人”的特别补偿,过渡性养老金是针对那些在新法规实施前参加工作的人员的特别补偿。它的计算相对复杂,需要参考当地的相关法规。但总的来说,它是为了补偿你以前的工龄而设立的。
增发养老金=上一年湖南株洲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累计缴费年限(含视为缴费年限)×增发比例。

以湖南株洲为例(不考虑过渡养老金情况下):
秦某:退休城市湖南株洲,社保缴费年限23年,54周岁退休,按100%缴费档位。
老何:退休城市湖南株洲,缴费年限25年,退休年龄54周岁,但是按60%缴纳社保。
养老金的因素主要有:社平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和计发月数。但是再深入剖析就会发现,本人指数化月均缴费工资跟社平工资和缴费基数有关,所以这一项应该最终归结到缴费基数高低。而个人账户储存额也直接受缴费基数高低。计发月数主要跟退休年龄有关系。所以,综合来看,养老金的最主要、最直接因素应为:退休上一年度在岗职工社平工资、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和退休年龄这四项。
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轻松测算您的养老金!:秦某与老何的差别,缴费年限、缴费档位不同的情况下,差别3560-2880=680元。通过选择提高缴费档位及拉长缴费年限,都可以为未来的退休生活奠定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当然增加缴费金额意味着在现有缴费标准上选择更高的档次进行缴纳,这样做能够积累更多的个人账户资金,并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根据‘多缴多得’的原则,领取到更为丰厚的退休金。这是一种前瞻性的规划方式,旨在确保您的退休生活品质,让您能够享受更加宽裕、安心的晚年时光。
(备注: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