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查阅新社通app显示,退休人员养老金计算方法:
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预计领取月数。个人账户储存额是缴纳养老保险期间个人缴纳部分所形成的积累,而预计领取月数则根据退休年龄和平均寿命等因素确定12。
下面新社通小编带您了解,个人缴纳职工养老保险34年和39年,退休后养老金有多大差距?
下面新社丫丫一起来看下,以辽阳为例(不考虑过渡养老金):
秦某:退休城市:辽阳,缴费年限:34年,退休年龄:58周岁,缴费系数:120%
秦某退休后养老待遇测算:
个人养老金=3470元
基础养老金= 510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3470+5100=8570元。
老方:退休城市:辽阳,缴费年限:39年,退休年龄:58周岁,缴费系数:80%
老方退休后养老待遇测算:
个人养老金= 2600元
基础养老金= 468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2600+4680=7280元。
根据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轻松测算您的养老金!计算结果显示,秦某与老方的养老金差距源于缴费年限和缴费档位的差异,这一差距具体体现在数额上,秦某的8570元减去老方的7280元,等于1290元。
》你的养老金够花吗?点击新社通app社保养老金规划,领取您的专属方案,为您的退休生活“加薪”!
工龄和养老金的关系是什么,工龄越长养老金越多吗?
养老金与工龄确实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并非绝对的正比关系。以下是对这一关系的详细介绍:
个人账户养老金:工龄同样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积累。工龄越长,意味着职工参加工作并缴纳养老保险的时间越长,进入个人账户的金额也就越多。因此,在退休时,工龄较长的职工往往拥有更高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的影响:对于在建立个人账户之前已经参加工作的职工,他们的工龄中包含了视同缴费年限。这部分年限同样会计入工龄,并影响过渡性养老金的数额。视同缴费年限越长,过渡性养老金越高。
基础养老金:工龄的长短会直接影响到基础养老金的数额。在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缴费年限(即工龄,包含视同缴费年限)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工龄越长,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的数额也就越高。
综上所述,工龄与养老金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绝对的。工龄的长短会影响到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的数额,但同时还需考虑个人缴费基数、当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退休年龄以及养老保险方案等其他因素。因此,在工作期间,职工不仅要关注工龄的积累,还要重视缴费基数的提升等,以便在退休后获得较为可观的养老金。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不对您构成任何决策建议。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