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待遇还会受到个人缴费年限、缴费基数以及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在申领退休养老金前,建议咨询当地社保机构以获取最准确的计算方法。接下来随新社-app一起了解具体详情吧。
退休后2025退休金计算方法:
基本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指退休前一年当地所有在岗职工的平均月工资。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指个人历年缴费工资经过指数化处理后的平均值。
缴费年限:指个人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个人账户养老金,顾名思义,就是你在工作期间缴纳的养老保险金累积起来的。它的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这里的“计发月数”是按照退休时的年龄来定的,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数值。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则是: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这部分的计算依赖于个人在养老保险期间的累计储存额以及养老金的计发月数。
社保缴费37年和40年比缴费32年能多领多少呢
根据退休金计算公式,跟着社保君一起来看看,假设以下三个条件保持不变:平均薪资水平一致、缴费所在城市相同、以及个人退休年龄,想要了解的是,在社保缴费年限分别为32年、37年、40年的情况下,退休后每月能领取多少养老金。
通过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所得:假设都在宜宾退休、都按150%缴纳,其它条件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工龄32年:
基础养老金=414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3100元?
每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约7240元。
工龄37年:
基础养老金=479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3580元
每月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约8370元。
工龄40年:
基础养老金=517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约9040元。
社保网这篇文章知道,养老金体系由两大支柱构成: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其金额的四大要素分别是: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社保缴费档次、累计缴费年限,以及退休年龄所对应的养老金计发月数。
其中,累计缴费年限也是养老金金额的关键因素之一。工龄不仅关乎退休前的月薪水平,还可能影响到退休后的福利待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缴满15年社保是获取养老金的最低门槛,但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所能享受的养老金待遇也就越高。

养老金在每个月几号到账?
从2025年1月1日起,全国养老金发放时间有向每月15日前到账的趋势。这一方案调整旨在提高养老金发放的效率和准确性,让退休人员能够更准确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开销。然而,也需要注意到,部分地区可能会因为实际情况和需要,对养老金的发放时间做出适当调整。
社保断缴影响大,这些后果你知道吗?
养老保险:对于养老保险,断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缴费工龄和养老金待遇上。首先,社保断缴会导致缴费工龄减少,进而影响退休时间。例如,断缴6个月就意味着退休时间可能相应推迟6个月。其次,断缴可能影响个人在达到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条件,从而导致晚退休。最后,长期断缴还会影响个人养老金的待遇,因为养老金的计算与缴费时间和缴费金额密切相关。
医疗保险待遇中断:社保断缴一个月,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医疗保险待遇的中断。一般来说,从社保断缴的次月起,医疗保险的报销待遇就会停止。这意味着,在断缴期间,如果生病或需要医疗服务,所有的医疗费用都需要由个人承担,无法享受医疗保险的报销待遇。部分地区要求,医保断缴超过一定期限(如三个月)后,即使重新参保,也需要等待一段时间(如六个月)才能恢复医保报销资格。
生育费用不能报销:生育保险普遍都要求要连续缴满9个月或者累计缴满12个月,并且生育当月必须缴纳,产前产后检查、顺产或者剖腹产费用等费用才能报销。如果在生孩子之前,就已经辞职或者没有缴费达到要求的时间,那相关费用报销和相关补贴领取就与你无关了。
失业保险:断缴后,如果重新就业并缴费,可以继续累计缴费年限,不会作废,但失业保险金的领取通常要求在失业前的一年内有稳定的社保缴费记录,如果社保断缴,可能会影响失业保险金的领取资格或领取金额。三、工伤保险是即交即用的,断交后立即失效,需要重新缴纳才能享受,不存在累计年限的问题。
生育保险:生育保险报销的条件之一是保险要连续缴满12个月,如果中途断掉,后续则不能报销,也无法领取生育津贴。
(备注: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