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的计算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式如下:基础养老金=(退休时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上一年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1995年12月31日及以前未建立个人账户的累计缴费年限×1.3%(计算系数)。
退休人员养老工资计算方法:
基础养老金=(当地上一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个人养老金:每一个月的养老保险缴费,都会形成一部分个人账户养老金。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的积累也就越丰厚。
职工社保和灵活就业社保的区别
缴费基数和比例: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医疗保险缴费以当地上年度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为基数,按4.2%或8%比例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职工社保缴费金额看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
缴费基数:
是指企业或者职工个人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
各地社保缴费基数与当地平均工资数据相挂钩。
缴费比例:
养老保险:单位缴费费率通常为20%,个人为8%。
医疗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通常为8%,个人为2%。
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由单位承担,个人不需缴费。
具体缴费金额需根据当地法规要求和工资基数计算。
户籍限制:
灵活就业社保属于职工社保,只有养老和医保两个险种。
职工社保:没有户籍限制,只要是全日制上班都可以缴纳。
险种不一样:
灵活就业社保是针对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时间、收入、工作场所、劳动关系等与企业用人不同的就业形式而设立的社会保险体系。
企业员工社保需要缴纳“五险”,即: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仅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不对您构成任何决策建议。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