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个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六条,有两种处理方式:一是可以选择继续缴费至满十五年,然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二是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按法规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下面来看看,2025年乌鲁木齐退休金计算公式最新,社保缴费年限(23年/26年/31年)哪个退休金高?
根据计算公式:在社平工资、退休城市、退休年龄都一样的情况下,跟着新社通-app小编一起来看看,缴费年限分别为23年、26年、31年时,退休金是多少呢?
通过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所得:假设都在乌鲁木齐退休、出生年份、退休年龄均保持不变,缴费系数都按70%缴纳的情况下:
社保交23年:1990元 + 810元 = 约2800元。
社保交26年:2240元 + 910元 = 约3150元。
社保交31年:2680元 + 1090元 = 约3770元。
和新社丫丫聊养老金的时候,也别光盯着数字看。毕竟,养老金的多少,只是退休生活质量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多参与社会活动,多和朋友们交流,让退休生活丰富多彩起来。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对于养老问题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
职工社保和灵活就业社保,哪个更好?
缴费基数和比例:
2024年1月起,北京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最低为4212元/月,最高为21060元/月;基本医疗保险月缴费基数最低为4212元/月,最高为21060元/月
职工养老:单位和个人各承担一部分费用,总的来说单位承担大头,个人承担小头。单位缴纳的比例一般为缴费基数的16%,进入统筹部分。个人缴纳的部分为缴费基数的8%,进入个人养老账户余额。
险种不一样:
灵活就业人士参与了社会基本保险体系中的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两个项目。
在职职工需承担五个方面的社会责任,具体涵盖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失业保险,这也就是我们习以为常所称谓的“五险”。
户籍限制:
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年满16周岁以上,依托互联网平台实现就业且未与平台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货车司机、互联网营销师等新型就业形态劳动者;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和要求的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各类用人单位及其职工按法规应当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体灵活就业人员自愿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职工社保则是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单位承担较大比例,职工个人承担较小比例。
退休年龄:
灵活就业人员退休年龄:目前,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性55周岁;从事特殊工种的人员,根据相关法规,可以在50周岁退休;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的人员,根据相关法规,可以在50周岁退休。
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相对较高,因为其缴费基数和缴费比例通常较高;退休养老金主要由基础(社会统筹)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基础养老金按照累计缴费年限、历年缴费水平、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计算,具体计算方法参考当地社保要求。
生育待遇不同:
灵活就业人员的生育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和生育津贴。
生育医疗费用:灵活就业人员的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产前检查费、生育的医疗费、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以及法规要求的其他项目医疗费用。这些费用的支付条件与各地区职工基本医保保持一致。
生育津贴:灵活就业人员的生育津贴支付条件是分娩或终止妊娠当月省内生育保险需连续参保12个月及以上。生育津贴的计发基数为其上年度月平均缴费基数,计发天数与各地区参保职工保持一致。生育津贴由医保经办机构按要求支付给个人,享受生育津贴期间必须处于生育保险参保有效状态,原则上在分娩或终止妊娠后12个月内申领。生育津贴的计发标准按照分娩或终止妊娠时的参保身份确定,与产假期间的工资不重复享受
职工社保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和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包括生育的医疗费用(住院分娩费用、因妊娠和分娩发生的并发症、合并症治疗费用、产前检查费用),计划生育手术费及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治疗费用。
女职工连续参加生育保险且缴费满6个月后可享受生育医疗费和生育津贴待遇。
男职工连续参加生育保险且缴费满6个月,其配偶未就业或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或基本医疗保险处于待遇等待期的,按要求享受男职工未就业配偶一次性医疗补助。
退休后的待遇:
养老保险待遇:灵活就业人员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且缴费满足法规要求年限后,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享受与企业职工相同的待遇。
医疗保险待遇:在参保期间,灵活就业人员因病住院或进行门诊治疗时,可以享受医疗报销待遇
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主要包括按月领取的基本养老金,该养老金根据法规要求计发,并享受正常调整待遇。
基本医疗保险: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达到法规要求年限的,退休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这包括医疗费用中应当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单位直接结算。
工伤保险: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失业保险:为失业人员提供一定期限内的失业补助金,帮助其渡过失业期。
生育保险:为女性职工提供生育期间的医疗和津贴等。
每年养老金调整方式是什么?
养老金调整方式包括哪些?
倾斜调整:关爱特殊群体
倾斜调整主要是向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特殊群体倾斜,体现了社会对他们的关怀。比如,某地,对于年满70周岁的退休人员,每月额外增加30元;对于艰苦边远地区的退休人员,每月再增加20元。这部分调整充分考虑了特殊群体的实际情况,让他们在养老金调整中能够得到更多的照顾。
挂钩调整:这部分和个人养老金基数以及地区经济指标有关,就像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紧紧绑在一起。比如说,在职职工平均工资涨了,物价指数变了,都会影响这部分的涨幅。
定额调整:这部分就体现了公平原则,不管你的养老金是高是低,每个人都能拿到一样的补贴。
新社通app社保养老金规划专属方案,点击下方领取!
(备注: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