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作为保证公民基本生活和社会稳定而设立的一项重要体系,涵盖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多个方面。
退休金计算方法2025:
退休金通常是有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以及过渡性养老金来进行组成的。
基础养老金=(社平工资+缴费基数)÷2×缴费年限×1%。
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这是由你所在地区的平均工资确定的,地区经济越发达,计发基数越高。
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这取决于你的缴费工资和当地的平均工资水平。
缴费年限:你在职期间缴纳的养老保险年限,年限越长,领取的基本养老金越多。
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等于退休时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举个例子,男职工60岁退休,计发月数139个月。女职工生产、服务岗位5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95个月。女职工管理、技术岗位5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个月。
也就是说,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越多,退休年龄越大,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多。
过渡性养老金月标准以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为基数,“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每满1年发给1.2%。计算公式为: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1.2%
退休后到底拿多少养老金与哪些因素有关?
社评工资:退休时上年度省平工资(省平工资每年都在增加,养老金也就逐年水涨船高。所以,退休时间越晚,养老金越多)。
退休年龄:退休年龄不同,计发月数也不同,从而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结果。
个人账户金额:个人账户金额是基本养老金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账户金额越多,基本养老金的数额就越高。
退休年龄:假如你是55岁退休还是60岁退休,在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时候,所除的计发月数是不同的。退休年龄越往后,计发月数越小,个人账户养老金可能算起来会略高一些。
(备注: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