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工龄,是指职工自与单位建立劳动关系起,以工资收入为主要来源或全部来源的工作时间。对计算社会保险待遇有法律意义的只是连续工龄和缴费工龄。
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职工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
下面新社-app一起来看下,以日喀则为例(不考虑过渡养老金):
谢某:退休城市:日喀则,缴费年限:33年,退休年龄:56周岁,缴费系数:110%
谢某计算时有哪些不同: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每月大约3060元。
月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所有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乘缴费年限乘1%。每月大约481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3060+4810=7870元。
老王:退休城市:日喀则,缴费年限:34年,退休年龄:56周岁,缴费系数:60%
老王计算时有哪些不同: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余额/计发月数。每月大约1710元。
月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所有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乘缴费年限乘1%。每月大约377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1710+3770=5480元。
根据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轻松测算您的养老金!计算所得出:谢某与老王的差别,缴费年限、缴费档位不同的情况下,差别7870-5480=2390元。
哪些因素会对退休金的计算产生影响呢?
退休年龄: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退休年龄越晚,计发月数越小,个人账户养老金可能越高。但需注意,法定退休年龄是固定的,个人需按确定时间退休。
个人养老金账户金额:个人养老金账户的累计金额是直接影响退休工资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个金额是由个人在工作期间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所积累的。缴纳的费用越多,个人养老金账户的金额就越大,从而在退休后能够领取的养老金也就越多。
退休年龄不同,会影响计发月数的大小,进而影响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水平。一般来说,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小,个人账户养老金越高。反之,退休年龄越小,计发月数越大,个人账户养老金越低。
社平工资水平:退休金计算中,基础养老金部分会参考当地上年度的社会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越高,基础养老金的计发基数就越大,从而提高退休金的整体水平。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