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再来聊一下养老金的话题。养老保险福利是退休金、退休费的一部分。它是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的。
工龄:是职工享受某些福利待遇的重要依据,如年假、退休金等。
据新社保网小编获悉,

下面新社-app一起来看下,以山西运城为例(不考虑过渡养老金):
刘某:退休城市:山西运城,缴费年限:38年,退休年龄:58周岁,缴费系数:130%
刘某退休工资测算:
基础养老金=4270元
个人养老金= 294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4270+2940=7210元。
老严:退休城市:山西运城,缴费年限:41年,退休年龄:58周岁,缴费系数:90%
老严退休工资测算:
基础养老金= 3800元
个人养老金= 2190元
预计养老金合计=3800+2190=5990元。
根据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轻松测算您的养老金!经过计算发现,刘某与老严的在养老金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缴费年限和缴费档位不同所导致的。具体来说,两者的养老金差额达到了1220元,即刘某的7210元减去老严的5990元。
影响到养老保险待遇的因素有哪些?
退休年龄:退休年龄也会影响退休金的计发。一般来说,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就越小,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月计发金额就越高。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法定退休年龄是固定的,个人不能随意选择退休年龄。
退休上一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也被称为社会平均工资,这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在养老金的计算中,社会平均工资作为基础养老金计算的一个关键参数,其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基础养老金的数额。通常情况下,社会平均工资较高的地区,基础养老金的数额也会相应较高。
退休后退休金计算方法2025:
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20%(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按15%)+个人账户本息和÷120+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1997年底前缴费年限×1.4%。
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是退休时上年度全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与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的乘积,而本人月平均缴费工资指数则是所有缴费月份的缴费指数之和除以累计缴费年限的月数12。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
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
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
温馨提示:本数据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