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是为了保证职工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要,根据劳动者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其主要目的是确保老年人在退休后能够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
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是全国统一的,但是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又跟当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挂钩,又造成了各省份之间的不同。
①基础养老金=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或者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②个人账户养老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器,快算算你的养老金够不够花!
工龄怎么算的,工龄工资怎么算?
工龄按交社保的时间为准。工龄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它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例如某员工参加工作后工作了40年,在计算养老金待遇时,可能就只能算15年,因为他只交了15年的养老保险,剩下的25年算工作年限,但不能算缴费年限。
工龄工资的计算公式为:工龄工资=工龄×工龄工资标准。其中,工龄即服务企业年数。工龄工资的计算方法可能因企业而异,但多数企业的工龄工资确定每年多少钱,员工实际所得工龄工资为工作年限乘以分配标准。有的企业还要求了工龄工资的起拿年限,即工作满几年起计发。
此外,工龄工资的计算还可能涉及以下因素:
工龄补贴:根据员工在企业连续工作的年限给予相应的工龄补贴。一般来说,工龄补贴的比例会随着工龄的增加而递增。具体的比例和递增方式由企业内部要求,可以是按年份递增或按阶梯递增。
工龄工资基数:企业会设定一个工龄工资基数,该基数一般是员工入职时的基本工资。随着员工工龄的增加,工龄工资基数也会相应提高。一般来说,每个工龄段都会有对应的工资基数,员工的工资会根据工龄所在的段位来确定。
工龄工资调整:企业会定期进行工资调整,其中包括根据员工工龄的增长给予相应的工龄工资调整。调整幅度根据企业和员工工龄而定,一般会有一定的比例增长。调整的频率可以是每年一次或每两年一次。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工龄工资计算方法和标准可能因不同企业而异,因此员工在具体企业工作时,应参考企业的相关法规,了解工龄工资的具体计算方式。
以上就是新社君为您回答的“什么是工龄工资”这个问题的相关回答。工龄工资是一种有效的激励员工长期留在企业工作的手段。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企业可以确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工龄工资体系,同时也能够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激励。
社保断缴有影响大吗?
失业险:影响较小。如果你在失业以后不是自己本人意愿造成失业的,且有一定的求职要求,并进行了失业登记,只要连续缴纳保险达到一年就可以享受失业保险了。
工伤保险:需在用工单位正常缴纳期间发生工伤才能享受待遇,断交期间无工伤保险。
医疗保险连续中断缴费三个月的,那么就视为中断参保。
养老保险:是累计计算缴费年限的,断缴后不会立即作废,只要在退休前累计缴满15年,达到退休年龄后就能申请按月领取养老金。即使断缴时间过长,导致退休时缴费年限不足15年,也可以通过继续缴费至满15年或转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等方式来解决。
生育保险:生育保险对于男性的意义不大,但是对于女性来说可以领到较高的生育津贴待遇,一般领取时间不低于98天。断缴以后不能享受到女性生育报销和生育津贴,但是一般缴费达到一年以上,就可以补享受。所以这一部分断缴影响不大。
(备注: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