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在哪里退休领取退休待遇?
主要看养老保险关系目前是否在户籍所在省份
如在户籍省份,无论参保缴费多长时间,均在户籍所在省退休。
如目前养老保险关系(一般账户,不在户籍所在省,且有多段关系均满10年,最后一个满10年的省份就是退休地。
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省,且每个参保地缴费均不满10年,则在户籍所在省领养老金。
社保需要缴纳多少年,才能领取退休待遇?
一般情况下,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15年的,就可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例如,一位普通职工从25岁开始参保,一直正常缴费,到40岁时累计缴费满15年,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男性60岁、女性干部55岁、女性工人50岁)后就可以领取养老金。
但如果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15年,有几种处理方式。可以缴费至满15年,然后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退休金和哪些因素有关?
缴费年限:影响退休金数额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缴费年限越长,个人在养老保险体系中的贡献就越大,因此退休后能够领取的养老金数额也相应增加。
缴费比例:企业缴费是按照60%到300%,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是三个档次60%、80%、100%。基本原则是多缴多得。
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
社会平均工资:社会平均工资是养老金计算中的重要因素,不同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差异会导致养老金的显著差别。工作地和参保地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社平工资越高,基础养老金也会相应增加。
(备注: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