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和养老金的区别
概念不同:退休金通常是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在员工退休后一次性或定期支付的一种福利。而养老金是基于社会保险体系,由个人和单位共同缴纳社会保险费用,退休后根据缴费情况和标准发放的一种社会保险待遇。
领取条件与方式:
退休金:固定标准或一次性支付
退休金的领取方式相对灵活,通常有两种: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如按月发放)。这取决于所在单位的要求,也可能因工作性质而异。
养老金:按月发放
养老金的发放则完全由部门统一管理,每月按时发放。这种模式更加稳定,对退休人员的生活保证具有更高的可持续性。
性质差异:
退休金通常是提供给未参加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它更多体现为一种单位对退休人员的福利。
养老金则是由社会保险资金列支的,专门针对参加了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的退休待遇。它来源于个人和单位共同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
根据退休金计算公式,跟着新社通小编一起来看看,假设以下三个条件保持不变:平均薪资水平一致、缴费所在城市相同、以及个人退休年龄,想要了解的是,在社保缴费年限分别为37年、39年、42年的情况下,退休后每月能领取多少养老金。
通过新社通APP-养老金计算所得:假设都在江苏南京退休、都按100%缴纳,其它条件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社保交37年:
基础养老金=388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2290元?
每月养老金=3880元+2290元=约6170元。
社保交39年:
基础养老金=409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2410元
每月养老金=4090元+2410元=约6500元。
社保交42年:
基础养老金=441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2600元
每月养老金=4410元+2600元=约7010元。
新社丫丫这篇文章知道,基本养老金的多少并非随意而定,它深受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个人的工作年限、薪资水平、当地平均工资、养老金账户积累,以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都是养老金数额的关键要素。如果个人在职期间选择了较高的社保缴费档次,那么退休后他们将能够享受到更为可观的养老金回报。这就像是在为自己的未来投资,缴费越多,回报也就越丰厚。这些因素如同精密的齿轮,相互咬合,共同驱动着养老金的运转。
怎么样提高养老待遇?
养老保险应提前规划,通过多种途径提高自己的养老金待遇:
关注个人健康,延长寿命:
养老金是终身制的,只要活着就会源源不断地发放。因此,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尽可能延长寿命,也是领取更多养老金的一个关键因素。
选择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办理退休:
社会平均工资越高的地区,养老金待遇也会相应更高。因此,如果条件允许,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办理退休,可以享受到更好的养老金待遇。
对于有多地参保经历的人,如果想要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享受养老金待遇,需要确保在该城市累计缴费满10年以上。
避免提前退休
不要提前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中,计发月数是根据退休年龄而定的。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就越少,每月能领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多。
社保中断会对个人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养老保险:断交后并不会作废。只要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退休后就能够享受养老待遇,中间断缴并不影响。
医疗保险:如果医疗保险出现中断以后,影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医疗保险享受到的是即交即得的原则,如果你一旦出现中断的缴费,尤其是中断缴费在三个月以上,那么很多地区都会设置,至少三个月到6个月的医保等待期。在医保等待期内就无法正常享受到医保的报销待遇了,只有过了医保等待期,才能够正常享受到医保的报销,如果说,对于一些临时抱佛脚的人群来说,可能他就无法直接享受到医保的报销,由此所带来的影响和后果是不言而喻的。
生育保险,只要在此之前连续12个月足额缴纳费用就行。
失业保险、工伤险、生育保险:生育保险必须分娩或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时,用人单位已为其参加生育保险且连续足额缴纳生育保险费满12个月。
工伤保险:单位需依法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职工发生工伤后,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如单位在员工在职期间未按要求缴纳造成欠缴断缴的,职工发生工伤后,由单位全额承担工伤待遇,社保部门不予理赔补助。职工从单位离职后,单位为其做人员停保,工伤保险暂停缴费,重新就业后新单位正常为其参保,发生工伤后仍可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不受影响。
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只能单位缴纳,不能以个人名义缴纳,因此一旦辞职,除非新工作马上续上,否则一定会停交的。停交住房公积金不会有什么后果,这笔钱还是在你的公积金账户里,当满足相关条件时就可以取出来。
新社通app社保养老金规划专属方案,点击下方领取!
温馨提示:本数据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具体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