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缴费基数是什么?
社保缴费基数也叫社会保险缴费基数,是参保单位和参保人员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依据。社会保险缴费基数×缴费比例=应缴社会保险费。缴费单位不按要求申报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暂按其上一年月缴费基数的百分之一百一十确定。
(1)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2)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3)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按实申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每年社保都会在固定的时间(3月或者7月,各地不同)核定基数,根据职工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申报新的基数,需要准备工资表这些证明。
《劳动法》第七十二条社会保险基金按照保险类型确定资金来源,逐步实行社会统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
个人缴纳社保与单位缴纳社保有什么区别
缴费比例不同:养老保险,在职职工缴费比例8%,灵活就业缴费比例20%,同样缴费基数4000元,一个只需要交320元,全部进入个人账户,另一个交800元,其中320元进入个人账户,剩下480元进入统筹账户。
险种不一样:
职工社保则涵盖了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和失业五大保险,保险更为全面。
灵活就业社保是针对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时间、收入、工作场所、劳动关系等与企业用人不同的就业形式而设立的社会保险体系。
生育待遇不同:
符合条件的女职工在生育期间可以享受生育保险待遇,职工社保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补贴与生育生活津贴。
生育医疗费补贴主要用于补贴女职工产前检查、住院起付线以及住院分娩期间的自负医疗费用
生育生活津贴=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天×产假天数。
月生育生活津贴上下限分别为上年度本市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300%和60%;从业妇女生育或者流产前12个月内变动工作单位的,其月生育生活津贴按照各用人单位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加权平均数计发。
如果灵活就业人员不仅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还参加了生育保险,并按时足额缴纳了生育保险费,那么这类人员在生育时,可以享受与在职职工相同的生育保险待遇,包括生育医疗费用待遇和生育津贴。生育津贴的具体金额是根据新生儿出生时的上年度灵活就业人员月医保缴费基数和法定产假天数来计算的。
温馨提示:本数据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具体需以当地具体法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