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个人社保要交多少钱一个月啊,每年的社保缴费方案都会有所调整,社保缴费基数上下限也同样都是不同的。如果想要自行交社保,也要注意好社保缴费标准的法规情况。随社保网小编一起了解2023年深圳社保最低缴费标准是多少?社保一个月要交多少钱呢?
一、2023年深圳社保缴费标准是多少?
深圳市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及缴费基数表,详见下表。
深圳市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缴费比例及缴费基数表 |
|||||
险种 |
缴费标准:缴费基数×缴费比例 |
||||
缴费比例 |
缴费基数 |
||||
合计 |
单位 |
个人 |
|||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
基本+地补(深户) |
23% |
14%+1% |
8% |
职工上月工资总额。上限为上年度全省全口径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3倍,下限为本市最低工资。 |
基本(非深户) |
22% |
14% |
8% |
||
医疗保险 |
一档(基本+地补) |
8.2% |
6%+0.2% |
2% |
职工月工资总额。上限为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下限为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 |
二档(基本+地补) |
0.8% |
0.5%+0.1% |
0.2% |
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
三档(基本+地补) |
0.55% |
0.4%+0.05% |
0.1% |
||
生育保险 |
0.5% |
0.5% |
/ |
职工上月工资总额。上限为深圳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下限为本市最低工资。 |
|
失业保险 |
1.0% |
0.7% |
0.3% |
本市最低工资标准。 |
|
工伤保险 |
一类至八类行业的工伤保险基准费率分别为:0.14%、0.28%、0.49%、0.63%、0.66%、0.78%、0.96%、1.14%。具体可咨询公司人事。 |
/ |
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 |
||
说明:1、“本市最低工资”是指当前深圳市在岗职工月最低工资标准2360元。2、2022年度全省全口径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按8807元;深圳市2022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3730元/月;深圳市各项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缴费基数和待遇核定基数涉及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按照本市2021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12964元/月计算,自2023年7月10日起施行,有效期1年。 3、此表不含工伤保险浮动费率、失业保险浮动费率,实际缴费金额以系统计算为准。 |
二、深圳社保缴费金额是怎么计算的?
社保缴费是指参加各类社保保险并缴纳保费的行为。一般情况下特指社会统筹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的缴费。社保缴费分为两部分: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
社保分单位缴纳部分和个人缴纳部分。
具体社保费缴费比例分别为:
1、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0%、8%;
2、医疗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12%、2%;
3、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1%;
4、生育保险单位缴纳0.60%,个人不缴;
5、工伤保险单位缴纳2%,个人不缴。
二、社保缴费基数的计算是怎样的
社保缴纳应以职工的税前工资为基础,但工资职工的工资水平有低有高,低的只能到法定的当地最低工资水平,高的可以达到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几十上百倍。
为了减小差异,因此法规了以社会平均工资的60%~300%为纳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高于所在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300%的,以所在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职工缴费工资低于所在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60%的,以所在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比如,社会平均工资是1000元,缴纳的基数可以是600~3000元。
在通常情况下,职工缴费工资的确定并不采用当月实发工资额,而是采用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额。以北京为例,每年4月1日前,单位人力部门会确认上一年(1月1日~12月31日)的月平均工资,并在此基础上确定当年4月到次年3月的社保缴费基数。
职工工资统计口径应严格按照统计局的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法规计算,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出差补贴、误餐补贴、独生子女补贴除外)、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6个部分组成。
三、深圳社保基数什么时候开始调整2023
大概在7月份左右。一般情况下,每年的7月份,我国都会对社保缴费基数进行一次调整,在调整的时候是根据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来进行确定的。
我国在对社保缴费基数调整的同时,社保局也会要求事业单位根据员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来进行缴费基数的申报。调整的原则是按照相应员工上一年度所有的工资收入所得,取一个平均数来得出当年度新的缴费基数,在得到新的缴费基数之后,相应的员工就需要按照新的缴费基数来缴纳保险费用。
新的社保缴费基数在当年的7月份进行确定之后,就会从7月份开始执行,一直持续遇到次年的6月份再进行下一次的调整。
以上就是关于深圳社保缴费标准的全部内容,欢迎关注社保网了解更多五险一金专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