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档交社保,交满15年到60岁办理退休后,每月能领多少下面随新社通小编一起来了解退休后,每月能领多少的详情。
参考人社部于2023年7月公布的2022年度消息,其中披露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22年底,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0.5亿,较2021年末相比,增加2436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约为5.0亿(较2021末相比增加2281万);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约为5.5亿(较2021年末增加155万)。
众所周知,社保的缴费基数是与统筹地区上一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水平直接挂钩的,而随着社平工资的增长,社保的缴费基数也会随之进行调整。并且,缴费基数的上下限一般为统筹地区全口径社平工资的300%与60%,即参保职工可在此区间范围内选择缴费档次。

计算公式
根据我国的社保方案,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基础养老金的多少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高低则取决于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和退休年龄。在满足最低标准的养老保障条件下缴纳了15年社保,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大概的养老金金额。
最低标准社保缴纳
社保的最低标准是指给付保险费的人需要按照当地方案设定的最低缴费基准交纳社保费用。这个基准会因为地区和行业的不同有所变化,普遍是在2000元至5000元范围内。例如,在2023年,北京社保的最低缴费基数是5080元;而上海的最低缴费基数是4200元。在北京,按照最低标准缴纳满15年养老保险,退休后每月可以收到的基本退休金为:8000元×15年×1%=1200元;每月可以获得的个人账户退休金为:(4876.4元×15年+利息)÷139=大约600元。
最低档社保缴纳的影响
如果我们选择按照最低标准缴纳社保,那么我们退休后能领到的养老金金额也会相对较低。这是因为基础养老金的计算中,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基础养老金就越高。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高低则取决于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和退休年龄。因此,如果我们选择最低标准缴纳社保,那么我们退休后能领到的养老金金额也会相对较低。
结论
综上所述,如果你按照最低标准缴纳社保,并且连续缴纳满15年,到60岁办理退休后,你每月能领到的养老金金额将会受到你所在地区的最低缴费基数、你的平均缴费指数、你的缴费年限以及你的退休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具体的养老金金额可能会有所不同。如果你想要得到更准确的养老金金额,建议你咨询专业的财务规划师或者使用相关的养老金计算器进行计算。
以上就是退休后,每月能领多少的全部内容,欢迎关注/下载新社通app解锁更多社保/五险一金专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