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保缴费基数标准 2025年北京社保是多少钱一个月?社保缴费数额取决于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以及当地结合实际情况确定的具体法规等方面因素。随新社通小编了解一下。
社保基数通过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月平均额来确定,该基数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 那么,2024-2025年北京社保缴费标准(缴费基数+缴费比例),下面随新社通app小编一起来了解具体内容。
一、据新社通小编了解到,社保缴费基数的确立,主要依靠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再依据当地社会平均工资60%-300%的上下限进行调整。
目前,北京社保缴费基数为:6821.00,个人费用约为:545.68元,企业费用约为:1091.36元。

二、必知!社保缴纳基数的制定标准有哪些
单位缴纳社保的基数是根据员工工资来确定的,具体确定方式如下:
(1)特殊情况下,如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在确定社保缴纳基数时,还应注意将单位从职工工资中直接代扣代缴的各项社会保险
费、住房公积金和个调税等,单位以现金或银行存款形式支付给职工个人的交通补贴、电话补贴、午餐补贴、过节费以及支付高温、高空、井下、有害等特殊岗位的津贴,单位通过税后利润提成或分红支付给职工个人的工资,以及实行底薪制的职工根据营业额或经营业绩提成取得的收入等,都应纳入缴费数。
(2)一般情况下,社保缴纳基数按照职工上一年度工资收入总额的月平均数确定。
职工工资在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60%之间的,则按实申报,即实际工资收入就是缴费基数。
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的,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的,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对于新进单位的员工,以其起薪当月的足月工资收入作为缴费基数;对于参保单位,则以本单位全部参保职工月缴费基数之和作为单位的月缴费基数。
总的来说,单位缴纳社保的基数是根据员工上一年度的工资收入情况来确定的,同时遵循相关法规,确保社保缴纳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三、社保交齐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数额是多少?退休时领取金额如何?
社保交满后可以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并非固定,而是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多个因素综合确定。总的来说,社保交满后每月可领取的养老金为基础养老金与个人账户养老金之和。
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每月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交费工资)÷2×缴费年限×1%。其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交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个人平均交费指数。这一部分体现了个人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对养老金的影响,缴费年限越长、缴费基数越高,领取的基础养老金就越多。
每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例如50岁为195个月,55岁为170个月,60岁为139个月。这一部分体现了个人账户积累对养老金的影响,个人账户储存额越多,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就越高。
综上所述,社保交满后能领取的养老金数额因个人情况而异,具体计算方法需结合相关法律法规。
四、五险一金是怎么个交法
五险一金的缴纳方式主要取决于缴纳主体的身份,即是单位缴纳还是个人缴纳。以下是详细的缴纳方式说明:
(1)单位缴纳
当劳动者入职用人单位时,用人单位必须在法定时间内为其办理五险一金的缴纳手续。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由单位和员工共同缴纳,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单位全额缴纳,住房公积金的缴纳则视单位福利而定。
1、医疗保险: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9.8%(其中0.8%部分进个人账户),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2%。
2、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各缴纳工资基数的8%。
3、工伤保险:单位根据行业范围确定工伤费率,在0.5%~2%之间,个人不缴纳。
4、失业保险: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1.5%,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0.5%。
5、养老保险:单位按职工缴费工资总额的20%缴费,职工按个人缴费基数的8%缴费。
6、生育保险:单位按在职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作为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基数,按照0.5%到1%的比例缴纳,个人不缴纳。
(2)个人缴纳
如果是个人缴纳五险一金,通常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缴纳比例和方式如下:
养老保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比例一般在18%~28%之间,具体取决于当地。
医疗保险:按当地上年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6%~10%缴纳。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缴纳五险一金需要前往社保局办理相关手续,并提供身份证、户口本、近期免冠一寸照片以及保费等相关材料。
综上所述,五险一金的缴纳方式因缴纳主体不同而有所差异。单位缴纳时,五险一金均可缴纳;而个人缴纳时,通常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五、灵活就业交15年与20年社保哪个更划算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年限为 15年,从2030年起逐步过渡到20年。
灵活就业人员在缴纳社保时,15年是领取养老金的最低年限要求,但20年或更长的缴费年限在养老金待遇和医保保险方面更具优势。
15年是最低要求,20年更划算。
1.医疗保险:15年通常不足,20年更稳妥
终身医保要求:医疗保险的缴费年限因地区而异,通常男性需缴纳25-30年,女性需缴纳20-25年,才能享受终身医保待遇。
15年的局限:缴费15年通常未达到终身医保标准,退休后可能需要继续缴费。
2.养老保险:15年是最低门槛,20年待遇更高
最低要求:2025年,灵活就业人员只需缴纳养老保险满15年,即可在法定退休年龄后领取养老金。
待遇差异: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待遇越高。例如,缴费20年比15年的养老金每月可能高出几百甚至上千元。
未来变化:从2030年起,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将逐步提高,到2039年将达到20年。
3.经济压力与长期规划
15年的优势:缴费时间短,经济压力较小,适合当前经济条件有限的人群。
20年的优势:虽然缴费压力较大,但长期来看,养老金和医保待遇更优,适合有长期规划的人群。
4.地区补缴选项
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社保(如缴费年限、补缴)可能不同,需查询当地法规。
补缴:如果临近退休时缴费年限不足,可根据当地进行补缴,但可能有一定条件限制。
5.灵活选择与个性化决策
个性化决策: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退休规划和地区,选择最适合的缴费年限和基数。
缴费基数选择:灵活就业人员可在60%~300%之间选择缴费基数,选择60%可降低经济压力,但养老金待遇较低;选择300%则缴费成本高,但待遇更优。
总结
15年是最低要求,适合当前经济压力较大的人群;20年或更长年限则在养老金和医保待遇上更具优势,适合有长期规划的人群。建议根据自身情况灵活选择,并关注地区变化。
本文数据及内容仅作参考用途,具体需按照当地有关法规来定。愿能为您提供便利,欢迎关注新社通app,发现社保专业知识的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