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社保缴费基数标准 2025年广州社保是多少钱一个月? 确定社保缴费基数的方法是,依据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再结合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上下限(60%-300%)的范围进行调整。随新社通小编了解一下。
社保基数的确定以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为基础,确定后的基数用于计算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 那么,广州职工社保缴费标准2025最新是多少?广州社保可以领多少钱一个月?下面随新社通app小编一起来了解具体内容。
一、据新社通app-查阅了解到,把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进行月平均,所得的月平均额用来确定社保基数,该基数用于计算社保费缴纳的工资基数。
目前该广州社保的缴费基数为:5284.00,个人费用约为:422.72元,企业费用约为:739.76元。

二、一文读懂!社保缴纳基数依据啥标准?
社保缴纳基数是根据职工上一年度1月至12月的所有工资性收入所得的月平均额来确定的。具体计算方法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若职工工资收入高于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300%,则以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300%为缴费基数;
2、若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其缴费基数按当地劳动部门公布的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为缴费工资确定。
3、若职工工资收入低于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60%,则以当地上一年职工平均工资的60%为缴费基数;
4、一般情况下,社保缴纳基数是本人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的月平均数。职工的上年度工资收入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需要注意的是,社保缴纳基数有上限和下限,具体数额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而定。确定社保缴纳基数后,根据社保缴纳比例,可以计算出企业或者个人应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的金额,计算公式为:缴费基数乘以费率。
三、社保缴纳完成,每月能领的退休金数量是多少?退休时能拿多少?
社保交满15年后,每月可领取的钱是多少呢?养老金计算公式是:?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 * 缴费年限 * 1%。
个人账户养老金=参保人员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 统账结合前的缴费年限 * 计算系数。
1998年7月1日以后参加工作,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1998年6月30日以前参加工作,其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组成。
四、五险一金是怎么交的
?五险一金?怎么交?五险一金缴纳需区分单位和个人身份,单位职工由用人单位统一办理,灵活就业人员可自行缴纳部分险种。?具体流程和比例如下~~
(一)、个人缴纳方式(灵活就业适用)
仅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部分地区支持公积金自愿缴存:
1、线上办理:通过当地社保局或公积金官网完成,需绑定银行卡或第三方支付。
2、银行代扣:签订代扣协议后自动划款,适合不熟悉线上操作的人群。
3、现场办理:携带身份证至社保/公积金窗口,由工作人员教完成。
?(二)、单位缴纳流程(以北京为例)?
社会保险登记:单位需在用工30日内办理社保登记,通过北京市企业服务e窗通平台在线填报员工信息,同步完成“五险一金”开户。需提交营业执照、法人身份证等材料。
住房公积金缴存:首次为员工缴存时,通过同一平台添加职工信息并选择缴存方式(委托银行收款、转账支票等)。委托收款可实现自动扣缴,无需现场办理。
?缴费比例(全国通用)?
1、住房公积金:单位与个人各5%-12%(比例一致)。
2、医疗保险:单位8%-9.5%,个人2%
3、失业保险:单位0.5%-2%,个人0.3%-1%
4、养老保险:单位16%,个人8%
5、工伤保险:单位0.2%-1.9%(行业差异),个人不缴
6、生育保险:单位0.5%-0.7%,个人不缴
(三)、注意事项
缴费基数:通常为职工月平均工资,但设有上下限(例如2025年天津养老保险基数范围为5013-25065元)。
停缴处理:员工离职后,单位需及时办理社保和公积金停缴手续。
要点:单位主导五险一金缴纳,个人可通过多渠道补缴养老和医疗;缴费比例和基数需结合当地与工资水平确定。
跨地区差异:具体比例和流程可能因城市调整,需以当地社保局或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为准。
五、广州社保可以一次性补缴吗?可一次性补缴的人群是哪些?
2025年社保补缴窗口期进入倒计时!四类人群可享一次性补缴新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补缴15年只需3000元,退休后每月领取180元;国企老职工补缴可免滞纳金;灵活就业人员需把握特殊断缴补救期。补缴近5年职工社保性价比最高,6万元补缴金额可换每月多领450元,十年回本。机会难得,1975年前出生、缴费未满10年者请务必在年底前完成补缴,筑牢晚年生活根基。
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新社通app解锁更多社保专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