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全称为“社会保险”,是依法建立的社保制,旨在保护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搞清楚!社保和养老保险,意思截然不同,下面随新社通app小编一起了解详情。
别混淆!详解社保与养老保险的不同含义
社保不仅仅是养老保险,它还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只是社保的一个组成部分。

概念不一样
养老保险指的是根据对应的法律法规,为了解决劳动者在退休以后或者是丧失了劳动能力以后没有收入的问题而设立的一种保险。
而社保的全称是社会保险包含有5个险种,它的保险覆盖范围更加的广阔。
目的不一样
购买养老保险最主要的是为了确保年老以后的基本生活,但是购买社保除了可以确保年老以后的生活,还能够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报销,可以确保大家失业工伤期间产生的生活成本。
“五险一金”指的是什么
五险一金是指由用人单位为职工缴纳的五种社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具体包括:
1、生育保险;2、失业保险;3、养老保险;4、工伤保险;5、住房公积金;6、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是住房改的一项重要方案,由企业和劳动者各缴纳一定的住房基金。符合提取条件的职工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或者在购买商品房时享受更低的住房贷款利息,从而减轻购房负担。
生育保险
生育保险是针对生育妇女设立的社会保险制,旨在解决生育妇女孕产哺乳期间的收入和生活保证问题。生育保险基金通过筹集资金,为生育妇女提供生育医疗保险、产假及产假工资等,确保她们在生育期间得到必要的经济支持。
工伤保险
工伤保险是面向企业或用人单位筹集工伤保险基金,用于补偿职工因工伤事而导致的收入丧失和医疗保险待遇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其基本待遇包括工伤期间的收入保险、工伤抚恤、工伤医疗保险等,旨在保护职工因工作遭受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时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
养老保险
养老保险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建立的一项社会保险,旨在保护劳动者退休后的生活。劳动者到达法定退休年龄后,可以领取退休金,确保老有所养。养老保险金的支付是养老保险制的基本待遇,体现了对劳动者晚年生活的关怀。
医疗保险
医疗保险是依法强制实施的社会保险制,用于解决劳动者及其家属的医疗保险问题。通过向企业及个人征收医疗保险费形成医疗保险基金,为参保人员提供医疗保险及医疗补助,减轻因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
失业保险
失业保险是为了解决符合条件的失业者的生活保证问题而设立的社会保险制。失业保险基金通过筹集资金,为失业者提供失业保险金及失业医疗救助等,帮助他们度过失业期,维持基本生活。
五险一金是如何交的?
五险一金的缴纳方式主要取决于缴纳主体的身份,即是单位缴纳还是个人缴纳。以下是详细的缴纳方式说明:
(1)个人缴纳
如果是个人缴纳五险一金,通常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缴纳比例和方式如下:
医疗保险:按当地上年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6%~10%缴纳。
养老保险: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比例一般在18%~28%之间,具体取决于当地。
(2)单位缴纳
当劳动者入职用人单位时,用人单位必须在法定时间内为其办理五险一金的缴纳手续。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其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由单位和员工共同缴纳,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由单位全额缴纳,住房公积金的缴纳则视单位福利而定。
1、工伤保险:单位根据行业范围确定工伤费率,在0.5%~2%之间,个人不缴纳。
2、医疗保险: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9.8%(其中0.8%部分进个人账户),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2%。
3、住房公积金:单位和个人各缴纳工资基数的8%。
4、失业保险:单位缴纳工资基数的1.5%,个人缴纳工资基数的0.5%。
5、养老保险:单位按职工缴费工资总额的20%缴费,职工按个人缴费基数的8%缴费。
6、生育保险:单位按在职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作为缴纳生育保险费的基数,按照0.5%到1%的比例缴纳,个人不缴纳。
需要注意的是,个人缴纳五险一金需要前往社保局办理相关手续,并提供身份证、户口本、近期免冠一寸照片以及保费等相关材料。
综上所述,五险一金的缴纳方式因缴纳主体不同而有所差异。单位缴纳时,五险一金均可缴纳;而个人缴纳时,通常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本文数据与内容仅为参考,具体操作细节依据当地法规。期待能为您排忧解难,欢迎关注新社通app,发现更多社保专业干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