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缴存好处多多的!每个单位给员工的福利是不同的,有的是三险一金,或者是五险一金。这个一金指的就是公积金,公积金的好处是很多的,单位给的福利,可以把公积金用来买房子,也可以支取出来用。那公积金是怎么缴存的?缴存住房公积金需要哪些部分?公积金基数如何计算?住房公积金上下限基数计算公式(2025/04/16),以下是新社通APP小编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公积金具有保证性、互助性、长久性、客观性和强制性等特点,确保了所有在职人员无论工作单位性质、家庭收入或住房情况,都必须按法定缴存住房公积金。
公积金的用途多样,包括购房、偿还住房贷款、租房、房屋装修等。
每个人的福利是不同的,具体还是需要看单位是怎么计算的。

一、公积金计算基数怎么确定
缴存基数按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计算。月平均工资按相关统计部门法定列入工资总额统计的项目来算。
二、公积金几月调整
公积金的缴费基数每年都会调整。
一般情况下,住房公积金4的缴费基数每年都会进行一次调整,且每年只能调整一次,通常在7月至8月进行调整。这个调整是根据员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4来进行的,既不能随意上调,也不能随意下调。调整后的缴存基数将在接下来的一年内保持不变,单位不能在这一年内再对职工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进行改动。公积金的缴存比例一般在5%-12%之间,具体比例由单位确定,但一旦确定后,原则上每年只能申请调整一次。
三、公积金缴存基数上下限是多少?
1、关于下限:公积金缴存基数下限不是通过个人工资直接计算得出的,而是由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设定并公布的最低缴存标准。因此,要了解具体的下限数额,需要查询当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最新通告或法定。
2、关于上限: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的确定通常与当地的法规有关。一般来说,公积金的缴存基数上限是按照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一定倍数来设定的。一般住房公积金基数上限则是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3倍。
公积金缴存基数上限的设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可以防止过高收入的职工通过缴存过多的公积金来避税或获取其他利益,从而确保公积金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其次,通过设定缴存基数上限,可以让企业和职工合理确定公积金缴存比例,避免过度增加企业负担。
公积金个人基数变更什么意思?
公积金基数变更指的是调整职工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公积金的缴存基数是计算职工每月应缴存住房公积金金额的基础,它通常是根据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来确定的。当职工的工资发生变化时,就需要相应地调整公积金的缴存基数。
(备注:数据仅供参考,具体以当地有关法规为准)